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杜威与毛泽东的课程论思想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杜威是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他主张教材心理学化,课程应以主动作业为基本形式。毛泽东则重视教劳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在课程组织的实践性、教材选用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教材思想的教育性等方面都有共识,反映了他们的民主教育的思想。
作者
刘克勤
机构地区
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杜威
毛泽东
课程论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张健.毛泽东的教育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3.
2
[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
3
赵祥麟 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Dewey, j ( 1915 ), TheSehoolandSociety, inBoydston, J. A. ( 1976 ) (ed.). JonhDewey, sMiddleWorks, Vol. 1.
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28.
10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1310
1
邵桂华,孙庆祝.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82-86.
被引量:26
2
潘发勤,赵广忠.
论道德教育中的活动——体验学习[J]
.教育探索,2004(7):95-97.
被引量:3
3
蒋辉明,王敦琴.
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内涵[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6.
4
俞祖华.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J]
.齐鲁学刊,2001(2):48-55.
被引量:14
5
潘广辉,张风梅.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政策因素[J]
.理论学刊,2003(1):130-132.
被引量:4
6
王桂龙.
正视社会环境: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0):40-42.
被引量:2
7
罗洪铁.
三代领导人的领导人才思想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77-80.
被引量:4
8
傅松涛,刘树船.
教育生活简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1-5.
被引量:25
9
王彬.
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J]
.社会主义研究,2002(5):11-13.
10
刘秀萍.
为共和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基——论西柏坡时期党对国家工业化的初步探索[J]
.党的文献,2002(3):57-60.
被引量:2
1
吴振华.
杜威的课程论思想及其对艺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5(3):34-37.
2
李学丽.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三中心教育原则视角下[J]
.当代教育科学,2010(4):10-12.
被引量:9
3
张云凤.
论杜威的“主动作业”、“科目教学”思想[J]
.文教资料,2008(1):76-78.
4
兰石财,雷培梁,蔡剑兴.
陶行知的教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福建陶研,2007,0(1):21-24.
5
李文奎.
试论杜威的课程论思想——从“活动作业”到“分科教学”[J]
.教师教育研究,1992,7(5):21-25.
被引量:2
6
王彬.
杜威与布鲁纳课程论思想之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2009(3):101-102.
7
杨素娇,林敏智.
对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2009(6):79-79.
被引量:1
8
朱安安.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及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3-135.
被引量:6
9
黄晓玲.
试论陶行知的教材思想及现实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2005(5):25-27.
被引量:8
10
丁之奇.
布鲁纳的“课程论”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6(3):25-30.
教育探索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