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震避难空间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首先,对地震避难空间的概念、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国内外地震避难空间的研究进展和发展领域进行综述,由此指出我国在地震避难空间的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地震避难空间应重点研究的领域。
作者
梁振民
秦趣
于进勇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520-11521,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地震避难空间
现状分析
重点领域
中国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3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0):901-906.
被引量:46
2
吕元,胡斌.
城市防灾空间理念解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04,26(5):36-37.
被引量:7
3
苏幼坡,刘瑞兴.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
.灾害学,2004,19(1):87-91.
被引量:81
4
杨文斌,韩世文,张敬军,宋伟.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126-131.
被引量:98
5
冯维波.
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585-592.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谢朝武,郑向敏.
假日旅游高峰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策分析[J]
.旅游科学,2001,15(3):33-35.
被引量:108
2
刘志林,柴彦威,龚华.
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2000,15(6):73-78.
被引量:68
3
苏幼坡,刘瑞兴.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
.灾害学,2004,19(1):87-91.
被引量:81
4
孙樱,陈田,韩英.
北京市区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J]
.地理研究,2001,20(5):537-546.
被引量:107
5
肖星,李文兵,伍延基,张林.
城市建成区户外游憩系统初探——以兰州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2,17(6):6-10.
被引量:14
6
林云华.
基于行为需求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J]
.四川建筑,2004,24(4):16-17.
被引量:8
7
保继刚,古诗韵.
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与发展[J]
.人文地理,2002,17(5):1-6.
被引量:109
8
千庆兰,陈颖彪.
城市绿地时空演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2002,17(5):41-44.
被引量:20
9
李忠淑.
从动物园选址看太原市城市休闲空间的构建[J]
.山西建筑,2004,30(22):16-17.
被引量:2
10
保继刚,古诗韵.
城市RBD初步研究[J]
.规划师,1998,14(4):59-64.
被引量:131
共引文献
213
1
李文静,翟国方,陈伟.
基于多目标约束的避难场所选址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21(3):107-114.
被引量:4
2
赵来军,马挺,汪建,王柯.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与建设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11):61-65.
被引量:7
3
王峤,曾坚.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规划体系构建[J]
.建筑学报,2012(S2):144-148.
被引量:19
4
贾慧娜,岳高伟,贾立文.
抗震设防烈度对多层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S1):116-119.
被引量:1
5
庄丽,高惠瑛,王璇.
城市固定避灾疏散场所合理布局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9):242-243.
被引量:1
6
施放,陈卓琳.
杭州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质量评价[J]
.消费导刊,2009,0(21):16-17.
被引量:1
7
刘朝峰,苏经宇,左翔君,王威.
城市避震疏散能力自主智能评价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1):304-307.
被引量:1
8
吕元.
建设城市地震主动应急空间体系[J]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81-84.
被引量:3
9
苏春生,苏幼坡,初建宇,刘瑞兴.
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J]
.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37-41.
被引量:17
10
张丽梅,许倩英,胡志良.
天津市避难场所人均用地指标取值研究[J]
.城市,2005(3):30-32.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30
1
杨华.
日本防震减灾经验借鉴[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4):19-26.
被引量:10
2
王秀辰.
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现状及问题[J]
.中国应急救援,2007(1):38-40.
被引量:3
3
滕五晓.
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3-328.
被引量:22
4
张丽梅,许倩英,胡志良.
天津市避难场所人均用地指标取值研究[J]
.城市,2005(3):30-32.
被引量:23
5
周晓猛,刘茂,王阳.
紧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理论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B07):118-121.
被引量:61
6
李磊.
地震应急救援现场需求分析及物资保障[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8(3):15-18.
被引量:34
7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0):901-906.
被引量:46
8
林晨,许彦曦,佟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
.规划师,2007,23(2):58-60.
被引量:29
9
岩手·宮城内陆地震[EB/OL].
10
赵亚辉.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EB/OL].
引证文献
5
1
仇莉,尚金伟.
地震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校外教育,2010(6):17-18.
被引量:2
2
李莹,刘晓枫,张树博,裴振.
鞍山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13(2):81-84.
被引量:4
3
刘延.
日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38-13439.
被引量:2
4
邵鹏程.
北京海淀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查[J]
.安全,2015,36(1):28-31.
被引量:2
5
刘新宇,秦迪,余思琪,谢美君.
松原地区多功能可移动避难小屋设计研究[J]
.门窗,2019,0(17):146-14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石云龙,崔彬,安海忠.
汶川地震紧急救援应对策略、经验与思考[J]
.资源与产业,2010,12(6):33-37.
被引量:3
2
李莹,刘晓枫,裴振,张树博.
鞍山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2):81-85.
被引量:3
3
阿那尔,李琨,郑娜,郝亮,金海霞.
乌海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4):19-22.
被引量:1
4
曹仇晨.
地震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2):85-85.
5
张东云.
基于AHP的唐山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评价[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7,34(3):58-66.
被引量:3
6
蒋尚明,黄天元,汤广民,沈瑞.
安徽省抗旱服务体系分区建设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59-162.
7
张忠良.
旅游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研究[J]
.四川水泥,2018,0(11):100-100.
8
张文静,李莹,惠杨,国艳.
辽宁省地震应急值守和灾情收集系统设计[J]
.防灾减灾学报,2021,37(4):52-56.
被引量:2
9
张淑玉,杨立敏,侯丹丹.
基于PPRR理论的团场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7):60-68.
10
吕静,宋博文.
长春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分析及优化策略[J]
.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04-204.
被引量:1
1
姚攀峰,石路也,陈之唏,张忠.
砌体-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探讨[J]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S2):12-17.
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