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槠经济价值与人工造林技术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苦槠除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和提供较好的木材外,还有园林绿化、森林防火及为人类提供森林食品等诸多用途,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长久以来由于人工栽植成活率低,人工造林难以推广。介绍了其人工造林技术,主要包括采种、育苗、苗本定植、幼林管理、壮年树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作者
宋惠君
王军
机构地区
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林业站
东至县国有香口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81-81,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苦槠
经济价值
造林技术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99
1
黄海松,林根旺,沙彩萍.
苦槠开发前景与造林技术[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185-186.
被引量:11
2
谢旺生.
福建光泽南方铁杉群落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14.
被引量:3
3
达良俊,杨同辉,宋永昌.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84-88.
被引量:23
4
陈克霞,吕晨,达良俊.
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剖析及建议[J]
.中国城市林业,2004,2(4):48-51.
被引量:14
5
达良俊,许东新.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的尝试[J]
.中国城市林业,2003,1(2):17-20.
被引量:49
6
张琼,洪伟,吴承祯,姬桂珍,胡喜生,林勇明.
长苞铁杉天然林群落种内及种间竞争关系研究[J]
.广西植物,2005,25(1):14-17.
被引量:24
7
董巍,孙铭,刘昕,王祥荣,达良俊.
上海浦东生态林营造过程初探[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1020-1023.
被引量:5
8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
.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被引量:1246
9
王映明.
湖北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上)[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13(1):47-54.
被引量:22
10
文亚峰,何钢,谢碧霞.
人心果高压苗和嫁接苗繁育技术[J]
.经济林研究,2005,23(3):59-6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达良俊,杨珏,霍晓丽.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Ⅶ):上海浦东近自然森林十年间的动态变化及模式优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5-23.
被引量:10
2
陈启发.
苦槠的经济价值及人工造林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6):162-163.
被引量:7
3
张强,臧晴.
中部地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模式探究——以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为例[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277-278.
4
许由才.
9年生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J]
.绿色科技,2016,18(19):1-4.
被引量:1
5
肖正利,周丹.
湖北远安县苦槠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J]
.湖北林业科技,2017,46(4):6-10.
被引量:3
6
苏宗万.
苦槠次生林生长规律与生物量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3):63-68.
被引量:2
7
王琪龙.
福建光泽苦槠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25-29.
被引量:1
8
黄加林.
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苦槠种群种内与种间竞争[J]
.武夷学院学报,2020,39(12):13-18.
被引量:2
9
崔子佳,欧斌,韩璐,李远章.
26个苦槠优树子代苗高生长量差异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22,54(1):6-9.
10
乐新贵,王正伟,宁馨,孙锡青,宋以刚.
苦槠传播体的萌发特性与种子休眠类型[J]
.植物研究,2022,42(4):688-6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李红,王思麒,李彬,罗言云.
城镇密集区生态绿地中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12(6):80-83.
被引量:3
2
蔡北溟,陈晓双,达良俊,王瑞.
上海市环城绿带建成初期林下自然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3-20.
被引量:11
3
张瑜俊.
上海市森林资源功能提升与拓展路径分析[J]
.南方农业,2016,10(15):91-92.
4
徐真旺,王芳,胡则良,胡双台,叶飞林.
胸白偏健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J]
.中国森林病虫,2016,35(5):17-20.
5
张业祺,宋书巧.
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虫害防治综述[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2):128-132.
被引量:3
6
冷寒冰,王红兵.
拟自然群落在上海郊野公园应用模式的探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4):254-260.
被引量:6
7
孙滨峰,赵红,逯非,王效科.
东北森林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2018,38(14):4975-4983.
被引量:38
8
张林林,刘效东,苏艳,夏文杰,梁京威,李吉跃.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2018,37(3):213-221.
被引量:13
9
肖正利,杨忠书,钦松,周丹.
远安县苦槠天然林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4):90-96.
被引量:3
10
王琪龙.
福建光泽苦槠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25-29.
被引量:1
1
冯海英.
人工造林技术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6,36(6):202-202.
被引量:2
2
张和,董吉成,孙晓明,张树俭.
杨树人工造林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1,40(4):44-45.
被引量:7
3
叶水东.
苦槠开发利用前景与人工造林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8):161-161.
被引量:3
4
李振问,阮传成,王国熙.
苦槠的人工造林技术及开发利用[J]
.林业科技开发,1998(4):22-23.
被引量:15
5
赵一霖.
简述胡桃楸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22):99-99.
6
刘善明.
浅谈人工造林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1997,21(2):63-64.
被引量:3
7
吴珍.
森林的功能及人工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61-161.
被引量:3
8
陈浓光.
试论人工造林技术的几点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6,36(6):185-185.
被引量:2
9
周刚.
浅谈人工造林技术[J]
.现代园艺,2012,35(14):49-49.
被引量:2
10
黄强,张伟华.
浅淡人工造林技术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5):227-227.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