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做青工艺技术提高夏秋绿茶品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做青工艺技术对绿茶鲜叶进行处理能改善绿茶的口味、提高绿茶的香气从而提高夏秋大宗绿茶的品质。
作者
汪一飞
机构地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China Tea Processing
关键词
做青
绿茶
品质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宿迷菊,毛志方,施海根,李大伟,刘宗岸.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的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3):17-20.
被引量:18
2
涂云飞,毛志方,周卫龙,施海根,徐建峰,许凌.
做青中儿茶素与茶黄素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4):13-15.
被引量:8
3
毛志方,涂云飞,施海根,李强,黄皓,宿迷菊,刘宗岸,李大伟.
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初报[J]
.中国茶叶加工,2008(1):17-1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杰,朱先明,施兆鹏,杨伟丽,何文斌.
湖南乌龙茶加工技术的研究——Ⅱ.品质形成机理[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19(1):62-68.
被引量:3
2
阮宇成 程启坤.茶儿茶素的组成与绿茶品质的关系.园艺学报,1964,3(3):287-300.
3
施兆鹏 刘仲华.夏茶苦涩味化学实质的数学模型探讨.茶叶科学,1987,7(2):7-12.
4
沈同,王镜岩.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5
宿迷菊,毛志方,施海根,李大伟,刘宗岸.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的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3):17-20.
被引量:18
6
刘宗岸,毛志方,施海根,李强,李大伟,宿迷菊.
做青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3):21-23.
被引量:4
7
黄皓,毛志方,涂云飞,施海根,李大伟.
做青过程中重要品质关联酶活性变化研究[J]
.茶叶,2007,33(4):207-210.
被引量:8
8
涂云飞,毛志方,周卫龙,施海根,徐建峰,许凌.
做青中儿茶素与茶黄素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4):13-15.
被引量:8
9
王日为,张丽霞,杨伟丽,周跃斌.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5(3):194-199.
被引量:34
10
李元钦.
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生化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1.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黄素的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J]
.茶叶科学技术,1990,0(2):39-4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4
1
毛志方,涂云飞,施海根,李强,黄皓,宿迷菊,刘宗岸,李大伟.
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初报[J]
.中国茶叶加工,2008(1):17-19.
被引量:8
2
潘顺顺,凌彩金,孙世利,唐劲驰,苗爱清.
做青强度与环境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1):75-77.
被引量:3
3
王辉,龚淑英,刘蕾.
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变化与制茶工艺的关系[J]
.茶叶,2009,35(1):7-10.
被引量:25
4
毛志方,刘宗岸,李强,涂云飞,黄皓,宿迷菊,李大伟.
不同品种茶叶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9(1):20-23.
被引量:2
5
汤雯,屠幼英.
利用加工方法提高夏秋茶品质研究进展[J]
.茶叶,2010,36(2):77-81.
被引量:23
6
巩江,倪士峰,骆蓉芳,路锋,仝瑛,王仲孚,袁东亚.
胡桃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12-8413.
7
张敏,黄亚辉,赵文霞,阙伟.
做青工艺对单丛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12(2):15-19.
被引量:14
8
白玉艳,赵艳,王白娟.
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13,34(6):14-16.
被引量:12
9
王白娟.
高压脉冲电场对普洱茶中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243-245.
被引量:6
10
Jing Zhu,Hui-Jing Xu,Ying Wu,Fei-Long Cui,Ling-Yun Zhang.
A Study on Effects of Turn-over Technology on the Quality of Jinmudan Oolong Tea[J]
.茶叶,2013,39(4):412-4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3
1
陈冀.
七万中国茶厂 为何不抵一家立顿[J]
.茶博览,2009(1):16-17.
被引量:3
2
敖存,唐德松,龚淑英,刘蕾,顾志蕾.
不同鲜叶摊放处理对夏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5):384-392.
被引量:20
3
王则金,唐良生,吴秋儿.
6CLW-10型茶叶连续萎凋机的研制[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2):232-236.
被引量:2
4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5
龚志华,田娜,肖文军.
茶树优异资源筛选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6):576-578.
被引量:27
6
屠幼英.
减少夏秋绿茶苦涩味添加剂的研究[J]
.中国茶叶,1993,15(3):24-24.
被引量:8
7
潘拱秀,郑定贵,蒋作明,许英,张超,文登基.
减轻夏秋茶苦涩味的研究[J]
.中国茶叶,1994,16(2):13-14.
被引量:20
8
郑正财.
粗老原料制作闽北乌龙茶的工艺[J]
.中国茶叶,1994,16(4):15-16.
被引量:4
9
郑亚琴.
北方绿色大棚茶栽培管理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68-668.
被引量:5
10
张鹰,祖峰,周才琼.
提高秋名茶品质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探[J]
.蚕桑茶叶通讯,2005(2):26-2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蒋洵,李赛君,黄仲先.
桃源大叶茶树品种特殊性状及匹配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91-94.
被引量:3
2
郭敏明,师大亮,黄海涛,郑旭霞,敖存.
夏秋醇香绿茶加工技术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10):1331-1334.
被引量:4
3
何雪军,王进,唐小林,陆国栋,王炳文,任广鑫.
6CQCL-50型多功能茶鲜叶前处理机[J]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11):68-74.
被引量:3
4
高玉萍.
利用加工技术改善中低档茶的品质[J]
.广东茶业,2016(2):34-3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夏长杙,杨天根.
贵州茶叶加工机械利用情况与展望[J]
.贵茶,2023(2):14-21.
被引量:1
2
梁月荣,李娜娜.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最新进展[J]
.茶叶,2011,37(4):207-212.
被引量:3
3
甘宁,孙长应,张正竹.
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8(2):31-37.
被引量:27
4
金阳,赵玉香,刘亚峰,杨秀芳.
基于浙江夏秋茶鲜叶加工白茶的适制性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17(5):48-53.
被引量:17
5
梁高震,胡斌,董春旺,江用文,安霆.
萎凋机中工夫红茶萎凋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J]
.食品工业,2019,40(11):215-218.
6
田丽丽,李娟,林海燕,黄建安,刘仲华.
大叶种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对纬度的响应[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21):7262-7268.
被引量:4
7
谢细和,许凌,陈培璇,林辉辉,宿迷菊.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茶叶,2022,48(1):20-24.
被引量:2
8
许应芬,李姝妍,庞德文,旦艺豪,王道平,刘燕.
贵州不同品种夏秋茶加工白茶的适制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23,51(1):113-124.
被引量:9
9
王欢欢,袁丽萍,雷震东,杨淑雅,李玉川,周敬涛,覃信雪,余志,倪德江,陈玉琼.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J]
.食品科学,2024,45(3):9-15.
被引量:3
10
杨莹,黄泽界,何端,冯文颖,龙开进.
夏秋绿茶的杀青工艺及加工设备研究[J]
.现代食品,2024,30(12):110-112.
1
涂云飞,毛志方,周卫龙,施海根,徐建峰,许凌.
做青中儿茶素与茶黄素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4):13-15.
被引量:8
2
吴喜云.
引进先进制茶技术提高炒青绿茶品质[J]
.中国茶叶,1991,13(4):29-30.
3
叶根轩.
乌龙茶做青工艺技术初探[J]
.中国茶叶,1996,18(4):6-7.
被引量:3
4
林学诗.
试谈乌龙茶做青中的理化变化[J]
.中国茶叶加工,1992(3):37-39.
被引量:2
5
唐龙泉,金心怡.
乌龙茶做青环境控制与设备配置[J]
.福建茶叶,1998,21(3):22-23.
被引量:5
6
刘忠义,卢其斌,张妙玲,曹树生,陈宏彩,李玉芹,郭泓良.
酶水解大宗副产物蛋白质的技术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4,20(1):15-18.
被引量:3
7
李宗垣.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生化变化[J]
.福建茶叶,1998,21(2):16-18.
被引量:4
8
薛德炳.
夏秋名优绿茶采制经验小结[J]
.中国茶叶加工,1996(4):20-21.
被引量:3
9
江和金.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J]
.现代农业科技,2012(3):337-338.
被引量:14
10
黄亚东.
应用膜分离技术提高酒精发酵强度的研究[J]
.酿酒,1998,25(6):26-28.
被引量:2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