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63,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13
-
1李银河.《如果现在18岁,我可能一夜情去了》.(2006-09-08)[2007-08-02],http://culture.163.com/06/0908/11/2QGBASP600281LHF.HTML.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3Eli Coleman,周福春,徐震雷.在新千年里性健康和性权利的发展和展望[J].中国性科学,2003,12(2):41-45. 被引量:3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
7奥古斯特·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三联书店,1995,第97页.
-
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9页.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10凯特·米利特.《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共引文献5933
-
1方行.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
2屈永华.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
3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4吴克峰.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
5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6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
7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8宋培基.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
9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10顾智明.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同被引文献111
-
1姚培培.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定位与不法内涵[J].师大法学,2020(2):56-81. 被引量:2
-
2付立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与犯罪类型[J].清华法学,2021,15(4):72-86. 被引量:58
-
3周详.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目的——“年龄提高论”反思[J].法商研究,2022,39(4):90-102. 被引量:13
-
4张义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主要规定及对刑事立法的发展[J].中国法律评论,2021(1):50-59. 被引量:112
-
5黄雪婷.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与规范判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S01):100-104. 被引量:1
-
6蒋知源.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出罪理据与解释路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S01):58-62. 被引量:3
-
7孙万怀.刑法修正的道德诉求[J].东方法学,2021(1):102-113. 被引量:39
-
8曹相见.人格权支配权说质疑[J].当代法学,2021,35(5):40-50. 被引量:16
-
9智河.福柯系谱学探微[J].国外社会科学,1997(1):48-54. 被引量:14
-
10赵合俊.儿童免受性侵害的权利——对我国儿童性法律的审视[J].法学研究,2004,26(6):128-136.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10
-
1田建强,刘建军.大学生非婚同居的法律救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3):58-62. 被引量:5
-
2李绍章.未成年人性权利行使的民事限制——以“援助交际”为引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3):11-17. 被引量:1
-
3南景毓.大学生性观念自我判定影响因素及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3,22(12):84-87.
-
4刘浩.当代高校青年学生对性道德观思想解放的误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4):119-120.
-
5杜严勇.情侣机器人对婚姻与性伦理的挑战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9):93-98. 被引量:13
-
6聂鑫,吴玉洁.反乌托邦视角下的性与爱——以《美丽新世界》为例[J].北方文学(中),2015,0(10):28-29.
-
7龙正凤.中小学性侵害防治教育的必要性与教育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18(31):41-44. 被引量:2
-
8於涛.从性受害者有罪论到性权利公平——关于性权利内容的一种系谱学描述[J].各界,2020(16):43-45.
-
9周详,黄英.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属性[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4,37(2):129-143.
-
10杨培森.性自主权的民法保护路径问题研究[J].西部学刊,2024(16):94-98.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刘梦圆.心理咨询人工智能对个体的主体性风险探析及应对启示[J].心理月刊,2023(5):183-185.
-
2任晨丽.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探讨[J].商,2013(14):213-213.
-
3刘慧萍,张姝.非婚同居行为法律规制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4):380-384. 被引量:3
-
4刘柳.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政府决策价值理念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6):20-23.
-
5朱海.试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经济,2017,26(4):177-178.
-
6王莉花.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危害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7(10):37-39. 被引量:1
-
7周天策.服务机器人对女性“角色”替代的伦理风险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6):65-70. 被引量:6
-
8周程,和鸿鹏.下篇:人工智能,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J].人民论坛,2018(2):26-28. 被引量:26
-
9李泓江.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J].各界,2018,0(2):27-28.
-
10阎国华,闫晨.家庭泛用型智能机器人的安全风险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227-232. 被引量:7
-
1王风云.探究《蒙古秘史》之“额秃根”一词的生态伦理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6(5):91-96.
-
2养父养女能否结婚?[J].江淮法治,2009(12):53-53.
-
3陈光军.雷锋精神的时代背景、伦理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6):72-76.
-
4李拥军.“亲属相奸”何以为罪?——对乱伦罪回归中国刑法的深层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6):69-75. 被引量:7
-
5沪生.上海富豪盼孙心切竟与儿媳乱伦[J].政府法制,2007(03S):63-63.
-
6金妍妍.论长征精神的伦理内涵[J].时代人物,2008,0(6):205-206.
-
7卓敏.反观与反思——以“不客观”、“不真实”、“乱伦”为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1(2X):322-322.
-
8李晓都.浅析公务员制度的伦理内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9-21.
-
9赵赤.论刑罚个别化原则的根基和属性——一种多视角的分析与考察[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8-71. 被引量:5
-
10郑雪莲.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统伦理内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2):13-1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