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64,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6
-
1李振声译并评论.《梦十夜》及译本“附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
2《致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1卷第3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
3《坟·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4肖书文.从《古事记》看日本妇女性格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357-360. 被引量:8
-
5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杨成凯,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302页.
-
6.《鲁迅全集》第10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2页.
二级参考文献2
-
1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
2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20
-
1李峰.鲁迅的文献学成就[J].史学史研究,2004(4):42-47. 被引量:4
-
2王家平.再论鲁迅与中外宗教文化——回应曹振华先生的“对话”[J].鲁迅研究月刊,2001(7):13-20. 被引量:1
-
3肖书文.试论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的心灵冲突——兼与西方悲剧精神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7(1):194-198. 被引量:9
-
4张全之.从施缔纳到阿尔志跋绥夫——论无政府主义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J].鲁迅研究月刊,2007(11):19-26. 被引量:10
-
5杨燕丽.鲁迅为什么编印《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J].鲁迅研究月刊,2008(6):78-84. 被引量:1
-
6董炳月.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08(11):47-56. 被引量:14
-
7肖书文.森鸥外《高濑舟》的寓意[J].鲁迅研究月刊,2009(4):65-69. 被引量:1
-
8周展安.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从翻译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谈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97-106. 被引量:5
-
9杨小敏.希腊和日本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89-91.
-
10王元忠.试论左翼文艺运动中鲁迅大众文学接受观的形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4):109-1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7
-
1臧运发.夏目漱石早期思想浅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100-103. 被引量:8
-
2谭艳红.简论夏目漱石的散文诗《梦十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72-74. 被引量:5
-
3王向远.鲁迅的《野草》和夏目漱石的《十夜梦》——散文诗的文体学的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1997(1):43-48. 被引量:6
-
4陈占彪.爱与死——《野草》与《十夜梦》比较之一[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5. 被引量:1
-
5陈占彪.《野草》与《十夜梦》形式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148-153. 被引量:1
-
6[日]夏目漱石.梦十夜[M].东京:集英社,1965.
-
7[日]坂本浩.夏目漱石作品的深层世界[M].东京:明治书院,1979.
-
8荣格.人类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
9夏目漱石.梦十夜[Z]//漱石全集(第10卷).漱石全集刊行会,1936.
-
10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30.
引证文献10
-
1贾会晓.解读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一夜[J].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9-41. 被引量:3
-
2李加贝.从叩问时代到等待黎明——《梦十夜》第四夜之主题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101-105. 被引量:1
-
3彭芃.文明忧患与个人幽暗意识——夏目漱石《梦十夜》新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84-87. 被引量:4
-
4李千.怪诞梦境下的现实——解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三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7):166-167. 被引量:3
-
5王立.《梦十夜》第七夜的解析——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本位主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2):105-106.
-
6陈缪.第死夜:从现世通往黄昏的异世界——怪谈视角下的《梦十夜》之第四夜[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86-88.
-
7李敏英,席宏晔.挥之不去的道德感:解析《梦十夜》之第三夜[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6Z):63-64. 被引量:1
-
8高鹏飞,高歌.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二夜解析[J].读书文摘(中),2016(1):1-2.
-
9胡兴荣.夏目漱石文学的原点《梦十夜》再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6):127-138. 被引量:1
-
10常丹丹.浅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七夜的隐喻意义[J].品牌(理论月刊),2014(10):298-2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马骏.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94-103. 被引量:7
-
2李敏英.解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一夜[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6):44-45. 被引量:2
-
3彭仁煌.浅析夏目漱石的《梦十夜》之第七夜[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68-69.
-
4马兴芹.从《梦十夜》看夏目漱石的爱情观——以《第一夜》《第五夜》《第九夜》为中心[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4):54-55. 被引量:1
-
5夏延华.《赢了》的新历史主义创作与启示——爱德华·邦德笔下的莎士比亚形象释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74-79.
-
6黄宝权.生之不安与死之梦魇--论夏目漱石《梦十夜》的多重主题[J].北方文学(中),2015,0(2):56-56.
-
7高鹏飞,朱晓丽.百年后的“梦醒”与传统思想的回归——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三夜解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5):134-137.
-
8陈缪.第死夜:从现世通往黄昏的异世界——怪谈视角下的《梦十夜》之第四夜[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86-88.
-
9国蕊,范宝惠.论夏目漱石《梦十夜》对日本怪谈的受容——以《第三夜》为中心[J].党政干部学刊,2016(5):77-80. 被引量:2
-
10李敏英,席宏晔.挥之不去的道德感:解析《梦十夜》之第三夜[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6Z):63-64. 被引量:1
-
1刘青梅.从夏目漱石的创作历程看《梦十夜》的叙事角度[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2):61-65.
-
2贾会晓.解读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一夜[J].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9-41. 被引量:3
-
3陈强.夏目漱石《梦十夜》第八夜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68-69.
-
4贾会晓.解读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七夜[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8):93-95.
-
5王艳.浅析夏目漱石在《坊っちゃん》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0):59-60.
-
6李振声.在东京,遥想鲁迅[J].神州学人,1996,0(5):26-27.
-
7王莎莎.《梦十夜》中国元素考[J].金田,2012(11):56-56.
-
8黄宝权.生之不安与死之梦魇--论夏目漱石《梦十夜》的多重主题[J].北方文学(中),2015,0(2):56-56.
-
9张青.明暗对峙的绝望抗争——论夏目漱石作品《梦十夜》之“第九夜”[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6):103-107.
-
10戴蔚安.百年《梦十夜》[J].新闻世界,2009(10):16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