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三唑类活性化合物近20年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对作物的生长调节作用。同时,分析了三唑类化合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作者
周子燕
李昌春
高同春
檀根甲
机构地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42-11844,共3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杀菌谱
抗药性
生长调节作用
分类号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64
同被引文献
948
引证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489
参考文献
9
1
兰进,曹文芩,徐锦堂.
中国羊肚菌属真菌资源[J]
.资源科学,1999,21(2):56-61.
被引量:85
2
唐茂芝,贝峰.
食用菌类食品作为功能性食品的优势和特点[J]
.食品科技,1999,24(3):5-6.
被引量:21
3
KMLO,PETERCKCHEUNG.An 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Agrocybe aegerita var alba[J] .Food Chemistry,2005,89:533- 539.
4
于宙,钟洁,吴克.
金针菇多糖的分离和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4):386-388.
被引量:9
5
MIYAZAKIT,OIKAWAN,YAMADAH.Studies on fungal polysaccharides XX. Galactomannan of Cordyceps sinensis[J] .Chem Pharm Bull ,1977,25( 12) :3324 -3328 .
6
活泼,蒋家新,黄光荣.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03,11(3):15-17.
被引量:23
7
董群,郑丽伊,方积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9):550-553.
被引量:598
8
徐雅琴,崔崇士,王洪伟.
南瓜多糖提取方法研究[J]
.食品工业,2006,27(5):45-47.
被引量:11
9
周鹏,谢明勇,傅博强,王远兴.
茶叶粗多糖的提取及纯化研究[J]
.食品科学,2001,22(11):46-47.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王洪伟,徐雅琴.
南瓜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04,20(4):55-57.
被引量:38
2
梁忠岩,张翼伸.
长白山松杉灵芝子实体水溶多糖的分离鉴定与结构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3,25(1):59-63.
被引量:27
3
王法渠.
迭部县羊肚菌资源及其生态习性[J]
.中国食用菌,1993,12(4):28-29.
被引量:9
4
曹培让,吴祖道.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Curt.ex Fr.)Sing...[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9,21(2):152-156.
被引量:21
5
于新蕊,曲军,丛月珠.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5,26(4):219-221.
被引量:96
6
汪东风,谢晓凤,蔡成永,杨敏,张阳春.
粗老茶治糖尿病的药理成分分析[J]
.中草药,1995,26(5):255-257.
被引量:88
7
黄桂宽,李毅,谢荣仿,杜所昌.
广西绿茶多糖的分离与分析[J]
.中国茶叶,1995,17(5):18-19.
被引量:19
8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J]
.茶叶科学,1996,16(1):67-72.
被引量:95
9
贾建会,徐宝梁,宋淑敏,高虹.
羊肚菌发酵制品保健机理初探[J]
.食用菌,1996,18(4):40-42.
被引量:33
10
王新宇,梁祖炳,蒲训,唐思良,丁启夏.
三种不同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蛋白质合成和酯酶同功酶的组成[J]
.真菌学报,1996,15(3):220-226.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764
1
王婧,丁艳,邓辰辰,柏伟荣,王团结,吴云.
离子交换树脂对肉苁蓉总寡糖脱盐脱色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2):95-99.
被引量:3
2
杨建民.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55-56.
被引量:9
3
吴晖,赖富饶,胡筱波.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菜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5):66-69.
被引量:43
4
宫存杞,张君,赵娟,谢建新.
新疆党参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农垦医学,2007,29(6):404-406.
被引量:14
5
廉士刚,潘裕华,刘彦,王四新,何后军.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天然鸽乳中可利用糖含量的研究[J]
.中国家禽,2007,29(16):17-20.
被引量:3
6
许本波,张世俊,江洪波.
微波辅助法提取山药多糖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34-35.
被引量:25
7
刘军海,黄宝旭,蒋德超.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14-118.
被引量:103
8
柳红,张静.
南瓜AP1多糖结构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5):55-59.
被引量:6
9
刘蓓,马绍宾,郭相,桂明英.
滇西北地区羊肚菌子囊果形态多样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9,28(3):10-14.
被引量:1
10
薛阳,张沙艳,李峰.
苯酚-硫酸法测定蛹虫草中多糖含量[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5):87-8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48
1
吴佳文,杨荣明,杨红福,陈红州,田子华.
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发展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51-54.
被引量:18
2
任志雨,王梦怡.
椰糠与珍珠岩不同配比对甜瓜幼苗质量的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20,27(4):12-15.
被引量:4
3
桑楠,周萌萌,库婷婷.
三唑类杀菌剂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1):125-133.
被引量:12
4
李艳妮,武爱玲,李花利,祝军岐.
10%叶菌唑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初探[J]
.基层农技推广,2021(9):33-35.
被引量:3
5
刘新月,李凡,陈海如,郭俊,张萍.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89-93.
被引量:57
6
冯红利,刘根全,白伟,崔莉荣.
旱地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北方果树,2008(1):39-39.
被引量:2
7
任璐,韩巨才,刘慧平.
番茄早疫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基线及其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J]
.农药学学报,2010,12(2):155-160.
被引量:15
8
李雪岚.
谈榛子的开发与利用[J]
.林业勘查设计,2011(4):114-115.
被引量:13
9
李鹏鹏.
6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观察[J]
.世界农药,2012,34(3):44-46.
被引量:6
10
阎早婴,孙桂珍,宁岷波,赵海香,刘海平.
国内混配农药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2):42-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9
1
王凯博,吴文伟,王群,尹梅,张兴富,杨从党,付兆聪,李琼仙,浦军,黄吉美,何成兴.
单萜酚类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80-84.
被引量:4
2
门光耀,任毓忠,吉丽丽,张涛,刘培源,韩宏伟,李国英.
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4):677-682.
被引量:5
3
王思威,孙海滨,曾繁娟,刘艳萍,刘景梅.
腈菌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
.农学学报,2011,1(4):28-31.
被引量:4
4
葛娜,刘晓茂,李学民,黄学者,吴艳萍,李金,刘永明.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与水果中11种三唑类农药残留[J]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2):1351-1355.
被引量:26
5
孙芳利,鲍滨福,陈安良,周月英,于红卫,杜春贵.
有机杀菌剂在木竹材保护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2):272-278.
被引量:14
6
王晓琳,娄远来,储西平,明亮.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配方筛选及其剂型的研制[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2):302-308.
被引量:10
7
任双喜,许丹,韩立荣,冯俊涛,张兴.
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8):77-82.
被引量:3
8
范子耀,孟润杰,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刘颖超.
咯菌腈与苯醚甲环唑等三种药剂复配对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联合毒力[J]
.植物保护,2012,38(5):184-188.
被引量:12
9
周月英,孙芳利,鲍滨福.
不同添加剂对防霉剂野外防霉性能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3):385-391.
被引量:6
10
许彦,刘弘,王东,程兰.
不同药剂对万州红橘褐斑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3,35(2):141-1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9
1
姚建花,邵国健,胡明友,徐玲珍,余娟.
改进的QuEChERS结合GC-MS/MS测定叶菜类蔬菜14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J]
.预防医学,2021,33(8):859-862.
被引量:4
2
李聪聪,吴玉星,王亚娇,纪莉景,韩森,孔令晓.
咯菌腈和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及所致病害的影响[J]
.植物病理学报,2023,53(3):498-507.
被引量:1
3
毕秋艳,赵建江,马爱红,路粉,吴杰,王文桥,韩秀英.
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J]
.植物病理学报,2019,49(6):818-827.
被引量:4
4
王凯博,吴文伟,王群,尹梅,张兴富,杨从党,付兆聪,李琼仙,浦军,黄吉美,何成兴.
单萜酚类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80-84.
被引量:4
5
曹巧,高振贤,单子龙,傅晓艺,史占良,何明琦,韩然.
河北省小麦主要气传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100-105.
被引量:4
6
刁永卿,杨洋,郁晞,沈燕.
上海市青浦区中小学生农药膳食暴露风险评估[J]
.实验室检测,2024(2):88-93.
7
桑楠,周萌萌,库婷婷.
三唑类杀菌剂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1):125-133.
被引量:12
8
樊雨鑫,张晟,侯胜楠,刘涵菊,韩宏博,侯志广,逯忠斌.
苯并烯氟菌唑的光降解影响因素[J]
.农药,2022,61(10):739-742.
被引量:3
9
王振军,李梦姣,高俊峰,路飞,王泽,董彦琪,郭振营,雷晓天,倪云霞,刘艳,刘红彦.
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的研制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J]
.农药,2022,61(10):720-725.
被引量:1
10
邓芬芳,李晓晶,谭磊,甘平胜,潘心红,罗晓燕.
蔬菜中22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21,39(3):246-249.
被引量:2
1
郭海鹏,冯小军,卫军锋,魏会新,梁春玲,史静妮.
氨基寡糖素对小麦的生长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初步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6):9-10.
被引量:14
2
刘瑞红,雷定才.
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J]
.河北农业科技,2008(11):55-55.
3
早播麦喷施多效唑能提高越冬抗寒能力[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06(33):24-24.
4
王宗标,忻世卿.
三唑类化合物(PP_(333))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生理作用[J]
.大豆科学,1991,10(1):69-72.
被引量:9
5
杨双花.
含(口恶)二唑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
.农化新世纪,2008(2):33-34.
6
李新杰,梁帝允.
具有作物生长调节作用的新型杀菌剂“爱苗”[J]
.新农村,2005(9):11-11.
7
戴爱梅,陈志,吐鲁达洪,乌兰.
0.0075%芸苔素内酯AS对小麦的生长调节作用和增产效应[J]
.现代农药,2014,13(6):54-56.
被引量:7
8
王铁文.
10%多效·甲哌在小麦田应用与研究[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5):60-60.
9
黄兴盛,张玉芬,李煜昶,陈秀生.
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1990(1):11-12.
被引量:3
10
邓佳伟,何跃兴,王鹏.
防冻剂对烤烟生长效应影响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28-131.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