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避雷针效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749年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之后国内外防雷工作者对高层建筑的防雷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对雷电的探索也不断深入。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一是雷直击在建筑物上生成的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免遭破坏的办法就是安上避雷针。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
作者 刘志海
出处 《中国建材》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87,共1页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