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名将殉难叙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死亡本是自然现象,从本体论考察不过是生物体生命状态的终结而已。然而,死亡文本制造者从不同的叙事立场和叙事角度出发,对死亡进行不同的类别区分和意义建构,使其具有了轻重之分和尊卑之别。抗战时期的名将殉难叙事者们就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对战死沙场的名将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评判,这种以褒扬为主的评判不仅予殉难将士及家属以安慰,更重要的是从战时需要出发,建构"保家卫国"、"为国家、民族而死,重于泰山"之民族记忆与意义,从而对后来者产生深沉的精神鼓舞与召唤。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7,共7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7

  • 1马克·柯里 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6-108页.
  • 2邓初民.《纪念张荩忱将军殉国三周年》,《新华日报》,1943年5月16日.
  • 3.《论语·先进》[M].,..
  • 4《旬子·正名》.
  • 5.《论语·卫灵公》[M].,..
  • 6志厚.《张自忠将军访问记》,《申报》1938年4月2日.
  • 7《名存实亡一冀察政会,张自忠已托病离职,齐燮元等袍笏登场》,《大公报》,1937年8月7日.
  • 8舒宗侨.《成功成仁的楷模》,《中央日报》,1940年7月8日.
  • 9絮兹.《英雄之死-纪念张自忠将军》,《扫荡报》,1942年2月24日-2月28日.
  • 10牛信.《活在兵士心坎里》,《新华日报》,1944年5月.

二级参考文献6

  • 1(美)艾温·辛格(IrvingSinger)著,郜元宝.我们的迷惘[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梁斌.播火记[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 3峻青.黎明的河边[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 4吴强.红日[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 5梁斌.红旗谱[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 6杜鹏程.保卫延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共引文献4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