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死亡本是自然现象,从本体论考察不过是生物体生命状态的终结而已。然而,死亡文本制造者从不同的叙事立场和叙事角度出发,对死亡进行不同的类别区分和意义建构,使其具有了轻重之分和尊卑之别。抗战时期的名将殉难叙事者们就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对战死沙场的名将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评判,这种以褒扬为主的评判不仅予殉难将士及家属以安慰,更重要的是从战时需要出发,建构"保家卫国"、"为国家、民族而死,重于泰山"之民族记忆与意义,从而对后来者产生深沉的精神鼓舞与召唤。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7,共7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