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海上花列传》的场景化叙事

The Narration of Scenes in Flowers in Shanghai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海上花列传》独创了场景化的叙事结构,通过性格映照塑造人物群象,以空间为主导结构全篇,这使小说富于生活真实感和立体感,从而成功地实践了作者的艺术抱负。 Flowers in Shanghai originally created scene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To make the novel be full of realistic and three - dimensional sense ( of life) , the author shaped the group figures by means of mirroring (reflecting) the dis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s through space - oriented structure, thus he succeeded in his aspiration of arts.
作者 樊玉梅
出处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5-87,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场景化叙事 性格映照 空间转换 真实感 Flowers in Shanghai narrate by scene mirror the disposition convert the space to another sense of rea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廖奔.20世纪中国戏剧学的建构[J].文艺研究,1999(4):42-44. 被引量:4
  • 2《中国曲学大辞典》.
  • 3《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页.
  • 4我们不排除版本方面的因素,《西厢记》在明代有六十多种刊本.但联系所有其他人物的引语,我以为这里的改动有作者的主观因素.
  • 5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立主脑》实际已触及任何剧作必须具有中心戏剧冲突的问题.其谓一本戏中"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重婚牛府一事.""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这些论述指出了蔡、张为二剧戏剧冲突之中心,戏剧动力之源头.这一说法未必尽然,具体观点容有不同见解,值得注意的是李渔的思路,他已发现每一个戏一定有一个推动全剧的核心矛盾、一个关键性的戏剧冲突,而戏剧主人公则是这个矛盾冲突的引发者、承担者.
  • 6.《梧桐雨》 .,..
  • 7徐朔方校注.《长生殿》前言.,..
  • 8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密针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 9[6]梁廷柟《曲话》卷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 10汤氏《还魂记》与吕硕园改本均有《六十种曲》本,臧氏改本有明万历吴兴臧氏原刻本.参阅《中国曲学大辞典》有关条目.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