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的全草,其别名有侧耳根、猪鼻孔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为临床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中药,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其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脓疡,痰热喘咳;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于热毒疮疡,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
出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4期239-241,共3页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