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730-1731,共2页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6
1 卫生部疾病控翩司.霍乱防治手册[C].第5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1.
2 耿贯一.流行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
3 赵晓梅,催国权,李玉,潘玉辉,关菲.从活甲鱼体表检测出O1群霍乱弧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9):1685-1686. 被引量:9
4 曹卫中,陆春香,蔡藕菊,陆焕.崇明县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9):1725-1726. 被引量:7
5 谭海芳,丁丽娜.肇庆市水产品中首次检出霍乱弧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78-78. 被引量:7
6 王秋雁.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J] .广西医学,2001,23(2):289-29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2
1 曾晓军,黄石凤,周一平,段良松,庞长胜,李小军,李军.郴州市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19-620. 被引量:13
2 叶菊莲,程苏云,陆群英,罗芸,吕华坤,孟真,姜理平.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2):214-216. 被引量:18
3 曲梅 阚飙 等.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429-429.
4 许爱国 高守一 等.霍乱弧菌溶原性噬菌体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1996,15(5):366-366.
5 芮勇宇 蔡初的 等.广东省九十年代241株霍乱弧菌随机引物PCR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450-45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霍乱防治手册[M](第5版)[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出版,1999.54-56.
7 .GB15984—1995霍乱弧菌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A]..传染病相关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S].,..
8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霍乱防治手册[M].第5版.北京:卫生部,1999.
9 段广才,高守一,祁国明,刘延清.霍乱弧菌O139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33(3):43-47. 被引量:4
10 陈昭斌.O139霍乱弧菌的毒素和耐药性[J] .现代预防医学,2000,27(1):143-14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26
1 许龙岩,周宏斌,高东微,阳静,谢钧宪.MPCR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J] .卫生研究,2005,34(1):115-118. 被引量:9
2 颜淑妩,魏婷,李哲婷.衡阳市2006年水产品霍乱弧菌调查报告[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3):519-519. 被引量:3
3 陈明,庞武贵,刘义威,全信斌,谭垂敏,卢耀娟,杨成志,覃健敏.玉林市2005~2006年霍乱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J]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5):357-359. 被引量:7
4 冯家望,王小玉,李丹琳,唐食明,刘锐.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PCR快速检测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30(6):383-386. 被引量:3
5 温登瑰,王士杰.食管癌高发区上消化道癌整体高发对病因及预防的启示[J]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50-1153. 被引量:13
6 敖梅红,李隆玉,李凌,乔志强.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方案卫生经济评价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9):1169-1170. 被引量:10
7 俞晓凌,陆春香,张蓓洁,曹卫中.一起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4):953-954. 被引量:2
8 吴景文,胡茂红,熊志伟.我国水体、水(海)产品霍乱监测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137-2139. 被引量:10
9 张学军,李莉.连云港市外环境中稻叶型霍乱弧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8):1826-1827.
10 张蓓洁,陆春香,俞晓凌,曹卫中.2008年崇明霍乱弧菌毒力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2):2849-285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
1 谭海芳,丁丽娜.肇庆市水产品中首次检出霍乱弧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78-78. 被引量:7
2 王鸣,李孝权,莫自耀,刘于飞,邓志爱,张欣强,沈纪川,张颖.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在霍乱暴发溯源中的应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61-64. 被引量:7
3 王晓梅,王多春,谭海玲,钟豪杰,陈经雕,李柏生,柯昌文,闫梅英,张静,阚飙.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768-771. 被引量:22
4 覃生金 陈海伦.霍乱弧菌的毒力与流行因素.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93-96.
5 Dalgard A. Ribotypes of clinlcal Vibrio cholerae non 01 non - 0139 straimudens in relation to O - serotypes [ J ]. Epidemiol Infect, 1998, 121(3) :535 -538.
1 陈秀萍,赵红,山俊岩.集安市边境地区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分析[J] .健康必读(下),2011(12):450-450. 被引量:1
2 于凤泰,陈继永.牛百叶中检出O_(139)群霍乱孤菌[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4):308-309.
3 王兴华,叶庆临,廖骏,王莉,肖霖.含氯消毒剂对医院污水、河水中霍乱弧菌杀灭效果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1,28(2):193-194. 被引量:2
4 陈勇,陈敏,骆江洪.2007年浙江各口岸蝇类本底调查[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32(4):260-263. 被引量:4
5 高霞,张宏岩,付鸣,王世平.霍乱弧菌检验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1(3):185-186. 被引量:3
6 张珂.关于北美志愿者中Bengal 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发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性研究[J] .传染病信息,1995,8(3):131-131.
7 吴彩霞,白丽敏,吴岩.抚触在新生儿健康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9(17):150-151.
8 刘文川.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86-487. 被引量:1
9 郑松柏.老年病防治要素--重视老年人的患病特点[J]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11):8-10.
10 刘正锋,滕学敏,张惠晶,冯蕾,张军,卢侠冰,王秉谦,马圣兰.2012年天津市红桥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 .职业与健康,2013,29(21):2817-2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