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1
-
1李世煇.科技自主创新与中西文化互补之我见——六个典型实例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5,7(4):11-21. 被引量:6
-
2李世辉.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与科学方法论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8,7(3):284-289.
-
3姚鹤鸣.弱国文化心态不是正常的文化心态[N].社会科学报,2007-01-11.
-
4耿庆国.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巨震预测过程的简略回顾[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2008.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
5刘长杯.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6李世煇,赵玉绂,徐复安,等.隧道支护设计新论--典型类比分析法应用和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7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支护设计报告》,1994年,第50-51页.
-
8罗先汉.《对(隧道支护设计新论:典型类比分析法应用和理论)的评审意见》,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1999.
-
9董小英.科学与理论[N].中华读书报,1998-09-30(16).
-
10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49.
-
1陈敏,刘凤海.浅谈民生新闻的属性及其传播理念[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4):138-139. 被引量:1
-
2卢芳.文化碰撞与文化转型——中西方近代报刊缘起之比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6-79. 被引量:2
-
3诺贝尔奖的困境[J].理论视野,2016,0(4):87-88.
-
4高敏.《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J].中国新闻周刊,2015,0(35):56-58.
-
5赵娜.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座谈会综述[J].华夏文化,2010(2):59-61.
-
6梁艳艳.都市新闻的“三化”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4(4):325-326.
-
7采方最前线[J].华夏地理,2009(10):200-201.
-
8韩向辉,石芳.由“取消中医”看媒体新闻道德失范[J].新闻窗,2007(1):78-79. 被引量:1
-
9汪承萍,马红梅.中英学术文化之对比[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6):94-97.
-
10张鸿声.外国书刊中的北京记述释要(1900--1949)[J].现代出版,2015(1):7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