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栀子苷乳剂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考察栀子苷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用NIH系小鼠背部皮肤涂布含栀子苷乳剂,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用HPLC法测定接受液栀子苷浓度,并计算不同时间的透皮吸收速率。结果栀子苷在16~48h期间透皮速率较快,呈现持续等量透过皮肤的趋势,60h以后透皮量减少。结论栀子苷可透皮吸收。
作者
魏凤玲
吴眚
崔刚
机构地区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380-1381,共2页
Herald of Medicine
关键词
栀子苷
透皮吸收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3
1
董方言.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4-576.
2
李爱科 魏风玲.β-环糊精包合物的透皮吸收研究.中医药学报,2004,19:155-158.
3
魏凤玲,吴眚,崔刚.
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与透皮吸收研究[J]
.医药导报,2007,26(2):182-18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陆彬.药物新制剂与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9.
2
董方言.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4-576.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Z].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 37-38.
4
秦冬彦,宋洪涛,郭涛,张跃新,张汝华.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J]
.中草药,2000,31(4):255-257.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74
1
刘志红,张建林,朱旭江,朱瑞龙.
壳聚糖絮凝法处理明黄膏提取液的研究[J]
.中成药,2004,26(7).
被引量:2
2
赵颖,林亚平.
吸附澄清技术及其在中药澄清中的应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26(3):49-51.
被引量:2
3
袁秀菊,彭国平,刘绍,姜放军,周敏,杨华,饶力群.
湘蕾金银花提取物薄膜包衣片的研制[J]
.中医药导报,2005,11(8):70-71.
4
刘淑华,刘大有,周鸿立,高妃,赵博.
栓剂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63-64.
被引量:5
5
刘琼,方剑乔.
天灸疗法的实验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51-54.
被引量:22
6
刘琼.
天灸疗法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5):6-8.
被引量:2
7
郝芬兰,吴立明.
三花鼻康胶囊的研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17-218.
8
董珂.
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1):13-16.
被引量:20
9
陈发河,吴光斌,陈志辉.
天然胡萝卜素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1):110-115.
被引量:18
10
庄华玲,江先合,麦海燕,曲彩红,郑琼良.
丹参五味子薄膜包衣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2):125-1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2
1
梁晓东.
栀子止痛配伍的古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75-377.
被引量:2
2
孙旭群,赵新民,杨旭.
栀子苷利胆作用实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5):33-36.
被引量:63
3
张小燕,张占军,王忠,应康,左明雪.
栀子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42-44.
被引量:34
4
徐月玲,熊小云,郭海云.
局部氧疗配合珍珠粉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5,20(9):31-32.
被引量:46
5
高少茹,林惠卿,郭少英,许雪华,陈银崧,刘春梅.
渭良伤科油治疗老年卧床患者Ⅰ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79-180.
被引量:40
6
张占军,汪丽娅,王忠,李澎涛,王永炎.
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局灶脑缺血大鼠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07-910.
被引量:41
7
吴虹,魏伟,宋礼华.
栀子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31-33.
被引量:55
8
杨洪军,付梅红,吴子伦,梁日欣,黄璐琦,方婧,李耿,曹莹.
栀子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91-1093.
被引量:87
9
樊天宇,文红梅,过科家,王跃飞,卞慧敏.
通络冻干粉针中栀子苷、芍药苷beagle犬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50-54.
被引量:15
10
李德凤,成龙,吴宏伟,宗桂珍,张毅,杨洪军.
京尼平苷对SD大鼠,Wistar大鼠与ICR小鼠肝毒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4):31-33.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5
1
詹宏磊,王玉刚,朱兆云,花雷,赵毅,徐榕雪,雷帆,杜力军.
彝族药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观察[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3):413-417.
被引量:3
2
张晶晶,熊洁,张少华,江丽娇.
渭良伤科油治疗婴幼儿红臀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12,27(5):60-61.
被引量:11
3
李丹,阎姝.
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12,24(6):51-54.
被引量:4
4
王恩力,董方,姚景春.
栀子苷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5,26(19):2730-2733.
被引量:46
5
黄清华,蒋开平,崔海珺,陈旭丽,邱腾宇.
渭良伤科油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6):26-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张燕,朱华旭,郭立玮.
栀子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对相关酶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3):269-273.
被引量:9
2
吴丽娜,王小慧.
香油(芝麻油)在儿科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12,23(23):109-110.
被引量:4
3
张龙辉,章桂芝,吴佳木,刘克强,荣俊冬,郑郁善.
栀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概况[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4):231-234.
被引量:3
4
郑卫华,王艳娟,梁佳佳,杨丽娜,张丽丽,萧伟,付小环,李发美,熊志立.
热毒宁注射液与栀子苷单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3):95-99.
被引量:5
5
吴金凤,徐云,李芳,郭蕾.
沙棘油与氧化锌油治疗新生儿红臀疗效比较[J]
.安徽医学,2016,37(3):344-345.
被引量:6
6
林志红,马超.
中医湿敷法在儿科的应用进展[J]
.光明中医,2014,29(7):1570-1571.
被引量:3
7
郭新,孙晓娟,高树中,马玉侠.
脐疗治疗带下病药物调制赋形剂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150-150.
被引量:1
8
张慧娜,王晓宁,刘彦平,冯运芳,吴新华.
规范化婴幼儿腹泻管理模式对婴幼儿红臀发生的预防作用[J]
.江苏医药,2015,41(11):1337-1338.
被引量:16
9
李星琛.
新生儿红臀的防治研究及护理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44-145.
被引量:14
10
岳宁,何海雁,姜俊.
HPLC法测定荣肝丸中栀子苷、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药学研究,2016,35(7):390-392.
被引量:3
1
付文艳,杨维旭,翁高雅,束蕾,傅海珍,戈延茹.
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成药,2013,35(5):1101-1104.
被引量:15
2
王锐,郭俊华,张远,苏海萍.
桂皮醛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中草药,1992,23(12):633-634.
被引量:7
3
王锐,郭俊华,张远,屈彩琴.
丹皮酚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中草药,1991,22(6):266-268.
被引量:17
4
齐红,林桂涛,王云.
乳安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8,10(3):27-28.
被引量:5
5
魏凤玲,吴眚,崔刚.
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与透皮吸收研究[J]
.医药导报,2007,26(2):182-184.
被引量:7
6
洪诤,周黎明,方治平,刘勤超,刘浚.
司帕沙星对啮齿动物微核试验[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7,0(3):20-21.
7
欧水平,曹森,王森,雷小娟,袁涛.
吴茱萸粉末醋调敷小鼠皮肤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13,44(10):71-73.
被引量:6
8
何文静,王爱民,陈诗强.
蒲黄的透皮吸收特性[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3):51-52.
被引量:1
9
李卫敏,尹珉,车晓平,赵小伟,李洋,郑立红.
黑布药膏新剂型透皮吸收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0):1-2.
被引量:3
10
吴国民,邓金梅,陈树强,廖华卫.
黄芩素水膏释放度的改进[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87-88.
被引量:2
医药导报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