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证融通”是市场经济需要的模式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农科专业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结合点,设计教学方案。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从学校层面,提出在课程目标、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品德教育综合素质考评等几个方面,构建开放式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以此来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工学结合。
作者
王显龙
蒙贵恩
机构地区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8年第10期79-81,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双证融通
农科专业
教学管理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6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孙文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20-22.
被引量:164
2
陈敏.
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5):3-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谭移民,钱景舫.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8):7-9.
被引量:68
2
阎晓宇.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新职教,1999,(12).
3
唐以志.
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7):8-11.
被引量:133
4
唐燕萍.
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22):28-28.
被引量:120
5
黄日强,黄勇明.
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2):82-85.
被引量:100
共引文献
176
1
董海文.
传统职业体能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1):104-106.
被引量:2
2
黄晓榕,岳方.
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论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的培养[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122-125.
被引量:14
3
何伟,沈晶.
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几个问题的探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2):64-66.
被引量:21
4
赵春红.
高职高专多职业资格证培养模式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199-199.
被引量:1
5
衣学娟.
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3(1):18-21.
被引量:9
6
孙增春.
体育教学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缕析[J]
.大家,2012(16):36-37.
被引量:1
7
陈蕊.
高职语文教材应慎选文言文[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0):135-136.
8
李家坤,肖俊,陈子文.
高职院校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探讨——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2010(3):18-20.
被引量:1
9
刘慧,李龙.
以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307-307.
10
周锦成,吴建明.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德育功能[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69-72.
同被引文献
49
1
李大洪,唐祥金.
论高职教育的“双证融通”与校企合作[J]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2):4-7.
被引量:4
2
麦影.
高职“双证书”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
.硅谷,2008,1(15).
被引量:4
3
顾坤华.
30年: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三议打造“高职强省”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64-69.
被引量:1
4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
.教育研究,1995,16(6):7-15.
被引量:130
5
骆江锋,石峰,祝水琴.
“双证融通”的高职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8):96-97.
被引量:7
6
壮国桢.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优势、难点与突破[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94-97.
被引量:39
7
王洪涛,牟杰.
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刍议[J]
.中国农业教育,2005,6(6):52-54.
被引量:1
8
赵成,陈通.
“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24-26.
被引量:15
9
王会莉.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6(5):16-17.
被引量:17
10
杨海清.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实施方案[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29-3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陈丹琰.
基于“双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62-64.
2
夏红.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0):21-23.
被引量:3
3
张德秀.
物流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J]
.市场论坛,2011(1):89-90.
被引量:3
4
夏红.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6):9-11.
被引量:3
5
张莉丽.
我国“双证制”文献综述[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26(B09):46-49.
6
顾骁南.
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解析与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7):169-17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金东,王莹,王海兰.
继续教育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研究——继续教育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视角[J]
.物流技术,2011,30(11):156-160.
被引量:1
2
林永纳.
浅议中职物流专业职业技能考证与实践教学之融合[J]
.林区教学,2012(1):17-19.
被引量:4
3
崔淑娜.
基于技能考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物流实训课程建设[J]
.物流技术,2013,32(7):478-480.
被引量:5
4
夏婷婷.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知行并进 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J]
.农产品加工(下),2016(1):83-84.
被引量:1
5
熊汉琴,翟英,李朝红,张党省,徐玉华,吴航.
高职食品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运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342-342.
被引量:3
6
傅深娜,李应,陈红冲.
双证融通下的高职“课证一体”人才培养教学探索[J]
.当代职业教育,2016(9):71-74.
被引量:3
7
李涛,赵云.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构建研究——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36-37.
被引量:1
8
邱亦亦,陈岭.
食疗与保健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融入[J]
.中国食品工业,2022(9):114-117.
9
吴秀华,高秀娥.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31):106-107.
1
洪金宏.
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关系的研究[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4.
被引量:1
2
卢思桥,周玲.
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7):303-304.
3
刘玉梅.
自动化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方案的构建[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1):42-43.
被引量:11
4
杨朝晖.
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J]
.河南科技,2007,26(5):18-18.
5
付昌辉,虞文锦.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衔接研究——以交通类高职院校实践探索为例[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5):27-29.
被引量:2
6
刘春兰.
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内在关系[J]
.教育评论,2004(5):24-26.
被引量:19
7
林辉山,郝一洁,兰芳,朱晓丹.
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3):77-79.
被引量:9
8
欧仁丁.
刍议农村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2011(17):28-28.
9
吴俊,廖炜.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8):57-57.
被引量:1
10
孙晓燕.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导向的考评体系构建[J]
.成人教育,2011,31(9):75-76.
被引量:9
高等农业教育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