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7-1559,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参考文献4
1 金鸣,吴伟,陈文梅,李金荣.红花总黄色素体外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结合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3):167-169. 被引量:58
2 臧宝霞,金鸣,司南,张彦,吴伟,朴永哲.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J] .药学学报,2002,37(9):696-699. 被引量:143
3 杨志福,文爱东,蒋永培,梅其炳,张三奇.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黄色素含量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2000,15(6):255-256. 被引量:29
4 于志庚,于颍佳,吴雅文,杨晓君.HPLC测定当归红花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J] .中成药,2004,26(11):955-95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18
1 胡书群,张光毅,赵文君.红花对脑缺血Ca^(2+)/CaM-PKⅡ活性抑制作用的影响[J] .徐州医学院学报,1995,15(3):225-228. 被引量:26
2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M].,2000.251.
3 杨树东 李金荣 等.红花水溶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对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作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15(4):198-19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9.
5 .[A]..全国红花药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10.
6 Takahashi Y, Miyassaka N, Tasaka SH, et al. Constitution of two coloring matters in the flower petal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J]. Tetrahedron Lett, 1982,23 (49): 5.
7 金鸣,中国专利 9812 5 12 1.8.,1998年
8 杨树东,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年,15卷,4期,198页
9 Rogers J E,Biochem J,1991年,278卷,405页
10 宋立人 洪恂 丁绪亮 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2.
共引文献208
1 苏龙嘎,特木其乐.蒙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3):74-76.
2 李庆宇,叶淑姿,申玉华,过欣彤,孙叶盛,刘慧.原花青素和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9,0(4):4-8.
3 缪茂军,陈志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109-110. 被引量:4
4 臧宝霞,金鸣,吴伟,陈文梅,朴永哲,李金荣.杨梅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的作用[J] .药学学报,2003,38(11):831-833. 被引量:34
5 朱明娟.红花中红花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科技信息,2008(28):223-224. 被引量:1
6 张前,牛欣,闫妍,赵琰,金鸣,解华.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79-381. 被引量:30
7 金鸣,李金荣,吴伟.食品红花黄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2):174-176. 被引量:14
8 臧宝霞,金鸣,吴伟,朴永哲,赵颂军,李金荣,陈文梅.槲皮素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结合作用的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23(2):105-107. 被引量:15
9 金鸣,高子淳,王继峰.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活化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5):32-35. 被引量:74
10 陈燕忠,张纪兴,吕竹芬.红花中红花黄素A的分离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04,27(9):645-64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9
1 屠鹏飞,贾存勤,张洪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22-28. 被引量:74
2 张珠,陈小平.大孔树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放大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5,18(1):55-59. 被引量:3
3 裴永娜.红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2):144-146. 被引量:63
4 许珍珍,黄罗生,赵浩如.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纯化条件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05,17(4):15-17. 被引量:2
5 施峰,刘焱文.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66-1667. 被引量:138
6 蔡薇,黄罗生,金雪锋,孔令义.红花提取工艺探讨[J] .海峡药学,2007,19(2):50-52. 被引量:7
7 施峰,王光忠,刘焱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的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1):47-48. 被引量:6
8 王若菁,杨滨.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5):65-69. 被引量:54
9 刘晶,张会宗,邸子真,于绍军.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花黄色素研究[J] .中成药,2009,31(6):867-869. 被引量:2
10 唐先明,唐先明,王振月,康毅华,王宗权,王宗权,赵海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毛脉酸模提取工艺[J] .中药材,2009,32(9):1460-146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1 袁佳,李页瑞,陈勇,王龙虎,刘雪松.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红花提取液醇沉工艺[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1):27-32. 被引量:12
2 孙永成,郭传宝,王伟,颜丙鹏,尚强,景娇,萧伟.大孔树脂使用次数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吸附率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4):697-699. 被引量:7
3 吴建雄,秦建平,万琴,王振中,萧伟.大孔树脂纯化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产业化探索[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6):5-7. 被引量:3
4 张静,陈红专,王海亮,董立彬.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3,41(6):13-1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31
1 董德云,臧琛,金日显,刘宝华,王锦玉.芎归舒络颗粒提取纯化工艺考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59-61. 被引量:1
2 祝倩倩,萧伟,孙永成,徐连明,王伟.注射用芪红脉通配液除杂工艺研究[J] .中草药,2013,44(6):696-700. 被引量:5
3 祝倩倩,萧伟,王振中,孙永成,杨绪芳,李力龙.注射用芪红脉通微滤液的超滤工艺适用性研究[J] .中草药,2013,44(9):1117-1121. 被引量:6
4 祝倩倩,萧伟,刘俊超,孙永成,伍清龙.不同材质超滤膜对细菌内毒素与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1-4. 被引量:6
5 严斌俊,郭正泰,瞿海斌,赵步长,赵涛.丹红注射液醇沉关键工艺参数筛选方法[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672-1675. 被引量:17
6 刘慧敏,杜守颖,陆洋,李鹏跃,冯健男.大孔树脂纯化葛根的使用次数和再生方法[J] .天津中医药,2014,31(3):177-180. 被引量:4
7 焦玉,王兵娥,黄德红,万宏,王洪军,李青,李朝霞,胡思荣.经舒宁颗粒的提取和醇沉工艺优选[J] .中国药物警戒,2014,11(5):268-270.
8 陆小云,李页瑞,陈重均,胡晓雁,刘雪松,陈勇.赤芍醇沉颗粒静置沉降特性及沉降速率模型建立[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4):458-465. 被引量:1
9 王永香,米慧娟,张传力,胡杨,施静,毕宇安,王振中,萧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研究[J] .中草药,2015,46(5):671-678. 被引量:37
10 刘萍,苏慧,白云,苏云明.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15,32(2):25-26. 被引量:4
1 王莹,曹伟,贺俊杰,陈彦,朱方石.贞栀颗粒中女贞子提取效率的影响因素考察及醇提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32-35. 被引量:1
2 李晓锋,胡晓茹,戴忠,张燕,梁宏,林瑞超.红花中2个倍半萜的分离和鉴定[J] .中草药,2012,43(9):1685-1687. 被引量:12
3 佟海英,那生桑.红花黄色素A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627-1628. 被引量:5
4 齐洋,刘莉,李天翥,付金凤.红花注射液化学成分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14,0(3):541-542. 被引量:5
5 胡碧波,吴祖帅,蔡君,蒋惠娣.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772-1775. 被引量:15
6 周玉枝,陈欢,乔莉,郝东方,华会明,裴月湖.红花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7(6):380-382. 被引量:24
7 李雪莹,武永刚.红花药材黄色素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房,2011,22(39):3707-3709. 被引量:4
8 高凤阳,高晓燕,卢建秋,乔延江.HPLC测定栀子中色素类化合物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68-70. 被引量:6
9 罗永明,李诒光,谢一辉.茶色素中两个苯骈酚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J] .中药材,2004,27(6):410-411.
10 张学兰,徐苹,李彬.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7):38-41.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