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繁式的追求——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花未眠》
摘要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深刻地表现了日本民族与文化的精神,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该作品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解读。
-
1吴根华.散文《花未眠》阅读[J].读写月报(高中版),2003(7):53-55.
-
2谭志鸿.花开自在 悲乐随心[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9(9):80-80.
-
3吴根华.吾生也有涯,而美也无涯——《花未眠》主旨探析[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3(10):9-9.
-
4阿三.我的一堂“背诵课”——“语文优越感”的培养及其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6(2):16-18.
-
5梁燕妮,宁良敦(指导老师).美的遐想[J].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08(1):30-30.
-
6冯常汉.《花未眠》的主旨与思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4):18-18.
-
7龙广玮.《花未眠》说课稿[J].教育教学论坛,2010(17):91-92.
-
8许红英.关于《花未眠》的教学构想[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9(4):25-27.
-
9刘超鹏.人生如花,该有几多“哀伤”——探讨《花未眠》的“哀伤”之美[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1):127-127.
-
10王茂恒.《花未眠》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4(9):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