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支架-围岩关系数值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分析巷道支架壁后注浆的效果,运用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比较。结合米村28轨道大巷工程地质实际条件,分析了不同支架-围岩作用关系对支架变形特征、支架受力分布、支架自身承载性能及巷道围岩应变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支架壁后注浆,改善了支架受力状况和受力分布,实现了支架-注浆体-围岩三者共同承载。支架壁后注浆首先减小了浅部围岩应变率,抑制了围岩在更大范围内的变形,从而控制了巷道的强烈变形。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

  • 1[1]Cundall P A, Strack O D L. Particle flow code in 2 Dimensions[A].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1999.
  • 2[2]Cundall P A, Strack O D L. A discrete numerical model for graunlar assemblies[J]. Geotechnique, 1979,29(1):47~65
  • 3陈炎光,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1994年,257-258,425-498页

共引文献2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