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韩日留学生“了”的习得——基于韩日留学生“了”的使用偏误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韩日留学生书面作文中“了”的使用偏误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他们的习得规律,以期对当前的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作者
崔淑燕
机构地区
首都经贸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韩日
“了”
习得
偏误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7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1
金立鑫.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05-120.
被引量:101
2
刘勋宁.
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区别及《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J]
.中国语文,1998(6):463-469.
被引量:22
3
陈忠.
“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J]
.汉语学习,2002(1):22-27.
被引量:22
4
孙德坤.
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65-75.
被引量:41
5
赵立江.
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113-125.
被引量:37
6
吴凌非.
论“了_1”和“了_2”[J]
.语言研究,2002(1):23-27.
被引量:9
7
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2.
被引量:42
8
金立鑫.
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1):34-43.
被引量:64
9
金立鑫.
“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38-48.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
.方言,1985,7(2):128-133.
被引量:66
2
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2.
被引量:42
3
金立鑫.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05-120.
被引量:101
4
张济卿.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J]
.语文研究,1998(3):18-26.
被引量:54
5
梅祖麟.
明代宁波话的“来”字和现代汉语的“了”字[J]
.方言,1981,3(1):66-66.
被引量:4
6
邢福义.
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一种曾经被语法学家怀疑的格式[J]
.语言文字应用,1997(4):35-43.
被引量:22
7
竟成.
汉语的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述[J]
.语文研究,1996(1):1-5.
被引量:61
8
石毓智.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183-201.
被引量:109
9
陈淑静.
河北保定地区方言的语音特点[J]
.方言,1986,8(2):112-115.
被引量:21
10
俞敏.
李汝珍《音鉴》里的人声字[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30-40.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78
1
徐晓羽.
吴语江阴方言“了1”类词的功能分工与历史演变[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362-375.
2
范晓蕾.
浅析单双“了”句的语义对立——兼谈“了_(2)”时体功能的划分[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39-262.
被引量:1
3
程铭.
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4
杜家俊.
英语的完成式与汉语的“了”对比研究[J]
.现代英语,2020(7):88-90.
5
杨稼辉,韩景泉.
事件回指与光杆事件句的时间解读[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4):481-493.
被引量:2
6
刘正光,施卓廷,张紫烟.
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
.外国语,2023,46(6):45-56.
7
李映周.
对韩汉语教材关于“了”的语义解释的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2):80-82.
8
李立冬.
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及其实现的句法条件研究[J]
.汉字文化,2021(S01):99-100.
9
杨柳.
山西原平方言中的“了”[J]
.汉字文化,2021(5):94-96.
被引量:1
10
张亮.
接触与类推:“有+VP”结构在普通话中的接受[J]
.汉语学习,2021(2):37-4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2
1
崔立斌.
韩国学生对“了”的误用及其原因[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21-23.
被引量:7
2
李晓琪.
汉语“了”字教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110-115.
被引量:16
3
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2.
被引量:42
4
张济卿.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J]
.语文研究,1998(3):18-26.
被引量:54
5
孙德坤.
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65-75.
被引量:41
6
刘月华.
动态助词“过_2过_1了_1”用法比较[J]
.语文研究,1988(1):6-16.
被引量:42
7
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367-380.
被引量:973
8
许世友,闫晓松.
试探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神州,2014(9):154-155.
被引量:1
9
张梦茹.
“S了”的时体意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04-304.
被引量:1
10
陈前瑞.
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66-73.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3
1
李映周.
对韩汉语教材关于“了”的语义解释的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2):80-82.
2
陈忠.
“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J]
.汉语学习,2002(1):22-27.
被引量:22
3
王艺文.
韩国留学生习得“了(le)”的偏误调查分析[J]
.海外华文教育,2015(3):344-35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陈佳宏.
从量级衍推看“才”“就”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115-128.
被引量:2
2
张梦茹.
“S了”的时体意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04-304.
被引量:1
3
郭力铭,张玉洁.
留学生使用“了1”的篇章因素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10):139-140.
被引量:1
4
崔淑燕.
韩日留学生“了”的习得——基于韩日留学生“了”的使用偏误调查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1):131-133.
被引量:3
5
崔雪梅.
兼语句“V_1+了”探析[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1):117-119.
被引量:1
6
王巍.
句尾语气助词“了”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0):271-272.
被引量:2
7
程书秋,肖任飞.
语言中两大基本语义语法范畴:“动态”与“静态”——从“了”谈起[J]
.学术交流,2010(3):122-126.
被引量:3
8
沈凌云.
从“有界”“无界”看“V下+宾”中的“下2”[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9):115-116.
被引量:2
9
税昌锡.
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J]
.语言科学,2011,10(3):231-245.
被引量:23
10
税昌锡.
基于事件过程结构的“了”语法意义新探[J]
.汉语学报,2012(4):44-58.
被引量:13
1
李丹,秦惠敏.
论韩日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焦虑及教学对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46-148.
被引量:7
2
赵立江.
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113-125.
被引量:37
3
弓耀楠.
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以动态助词“了”为例[J]
.亚太教育,2016,0(7):270-271.
4
刘汉武,丁崇明.
汉语“了”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及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了”的习得[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4):25-32.
被引量:5
5
应玮.
韩日留学生HSK作文中方位词“里”的偏误探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9):129-130.
6
余文青.
对留学生口语词汇和笔语词汇的调查[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4):48-53.
被引量:2
7
朱祺.
韩日留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J]
.文化学刊,2017(3):127-128.
8
孔雪晴.
汉语教学中韩日留学生课堂语言障碍的对策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76-376.
9
刘敏,陈晨.
泰国留学生汉语“了”的习得考察——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研究[J]
.海外华文教育,2012(3):302-310.
被引量:2
10
徐丽华,谢仙丹.
韩国留学生习得“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89-92.
被引量:6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