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国家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考察了志愿服务的形成与发展、当今西方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以及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成绩和不足,希望我国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尽快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并在学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从而推动中国的志愿服务不断完善。
作者
费翔
李洁
机构地区
甘肃联合大学政法系
出处
《发展》
2008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启示
完善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57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翼,陆士桢,赵定东,谭建光.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笔谈[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1-26.
被引量:20
2
陈佳.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J]
.理论界,2006(2):105-106.
被引量:18
3
陈瑛.
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2):259-261.
被引量:40
4
谭建光,朱莉玲.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3):19-25.
被引量:26
5
邱建国,杨晓东.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7-10.
被引量:33
6
周锦章.
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J]
.求是,2009(8):51-52.
被引量:7
7
张胜康.
关于志愿者行动的价值探讨——以“5.12”汶川大地震志愿者行动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2010(3):151-156.
被引量:14
8
龚万达.
志愿服务20年——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2010(11):87-91.
被引量:19
9
王苏莉,汪丽丽.
后世博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
.学理论,2011(6):152-153.
被引量:3
10
浙江省团校课题组,王雁,王新云,周轶.
浙江省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1):78-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刘维利,曹兴波.
完善青年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刍议[J]
.潍坊学院学报,2012,12(5):106-107.
被引量:2
2
庄静.
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内涵、特征和类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248-249.
被引量:2
3
谭建光.
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区域探索--兼论青年志愿者的先锋作用[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5):24-3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蔡晓珊,黄旭欣,张斌.
青年志愿者公共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的问卷调查[J]
.探求,2023(4):112-120.
2
姚薇.
中西方青年志愿者大型活动参与动机比较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5(2):52-55.
被引量:15
3
黄小荣.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4):147-148.
被引量:4
4
吕腾.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J]
.西部皮革,2016,38(20):215-215.
5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J]
.广东青年研究,2022,36(1):99-108.
被引量:1
6
陈成文,徐绍玮.
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3):33-40.
被引量:6
7
何艳棠,吴冬华.
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优化建议--以广州市为例[J]
.广东青年研究,2022,36(2):113-124.
被引量:4
8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创新路径[J]
.青年学报,2022(3):86-94.
被引量:5
9
奚少敏,陆咏媚.
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J]
.办公室业务,2023(12):48-50.
10
郑钰博,胡海莎,吕阳,刘璇.
武汉高校爱心社团生存发展状况的分析及对策——基于武汉7所“211”高校的调查[J]
.品牌,2015(2):267-268.
被引量:1
1
毛立红.
志愿服务与青年发展:因果机制与推进措施[J]
.北京青年研究,2014,23(3):82-86.
被引量:4
2
彭华民,陈学锋,高云霞.
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
.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9(7):62-62.
发展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