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格调查制度的应然思考及制度建构 被引量:8

Ran Thinking on Personality Survey System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判刑前的机制,人格调查为司法机关准确定罪量刑提供了参考性的材料。近来,人格调查在我国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并且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人格调查的展开符合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同时也为刑罚个别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践行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发挥提供了制度性前提。基于此,应积极推进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的建设,使之合法化、规范化、科学化。 As a mechanism before the sentencing, personality investigation provides referenced material for accurately sentencing and convicting. Recently, the personality survey was much concerned in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Personality investig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ut also provides premise system for the penalty individuality, policy of 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and right of the discretion. For this reason,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personality survey system to make it legalized,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作者 沈玉忠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人格调查 刑事司法 应然思考 制度建构 personality investigation criminal justice ran thinking system construc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梁根林.《刑事政第:立场与范畴》.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页.
  • 2《商君书·去强》.
  • 3王亚凯,付立庆.《美国特色的严打法—加州三次打击法初论》.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页.
  • 4(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2页.
  • 5(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 6(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 7(韩)金仁善.《关于韩国执行死刑的现状与死刑制度的改善方向的再思考》.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 8(美)大卫·特德·约翰逊.“美国与日本的死刑悖论”.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 9蔡道通.《中国刑事政策的理性定位》.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 10郭建安.《社区矫正制度:改革与完善》.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共引文献359

同被引文献23

  • 1高一飞.量刑前调查报告符合现代刑法理念[J].学习月刊,2007(11):25-26. 被引量:2
  • 2冯卫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1):45-50. 被引量:39
  • 3[美]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24.
  • 4戴维·波普诺 李强 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5陈兴良.人格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N].法制日报,2003-06-03.
  • 6张洪,钟成,乔劲松.民主参与利于社区矫正[N].人民法院报,2010-8-26(5).
  • 7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 8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9陈伟.人身危险性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 10张文.人格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0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