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三大命题中的马克思主义新贡献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的解放、和谐和人类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本命题。科学发展观应对时代的挑战,深化了对三大命题的认识,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实现了历史的升华。
作者
孙力
机构地区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34,共5页
Studies on Marxism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人的解放
和谐
自然历史过程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594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4页.
共引文献
6594
1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2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3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4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5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6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7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8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9
刘炳瑛,刘汉宝.
资本运营的规律性[J]
.理论前沿,2004(13):21-22.
10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
1
原良志,刘世海,刘玉.
从科学发展观看和谐社会的建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18-20.
被引量:1
2
权丽华.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
.兰州学刊,2005(3):11-12.
被引量:5
3
郭华.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19-22.
被引量:7
4
王让新.
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J]
.理论建设,2006,22(3):19-21.
被引量:1
5
荣开明.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5):5-9.
被引量:1
6
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3-07.
7
杨艳春.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J]
.求实,2008(7):18-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刚,杨艳春.
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路探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0):27-32.
1
张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大命题[J]
.紫光阁,2016(2):50-52.
被引量:1
2
王彦深,吴鹏.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层次与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J]
.探索与求是,2002,0(6):20-22.
3
穆霖.
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观点——学习《资本论》一版序言[J]
.石油政工研究,2002(3).
4
张景春.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4):45-47.
5
刘毅强.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辩证思维[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5(1):42-45.
被引量:2
6
吴树林.
三大命题的统一性[J]
.理论前沿,2005(17):30-30.
7
杨建武,杨崎.
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阶段[J]
.理论导刊,1988(10):41-43.
8
童星.
论由国家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的飞跃[J]
.科学社会主义,1989(2):103-111.
9
陶大镛.
探索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下)[J]
.科学社会主义,1990(1):11-21.
10
辛向阳.
趋近——趋似规律与“社会趋同”——兼评“趋同论”的哲学失错[J]
.理论与改革,1991(4):47-51.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