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濒危物种连香树的利用价值与繁育技术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连香树为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由于种子极小,出苗纤细,难以成苗,导致天然更新能力差,使资源量急剧减少。阐述了连香树利用价值,并介绍了其播种、扦插育苗技术,对做好做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
翁关成
范明香
胡金根
机构地区
浙江省遂昌县妙高林业工作中心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118-118,120,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连香树
综合利用
育苗技术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36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2
1
向巧萍,于永福.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台[J]
.植物杂志,1999,26(5):1-1.
被引量:789
2
汤彦承.
中国植物区系与其它地区区系的联系及其在世界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
.云南植物研究,2000,22(1):1-26.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谢永泉.
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J]
.植物研究,1993,13(2):202-209.
被引量:6
2
陈之端.
桦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续)[J]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2):101-153.
被引量:49
3
陈之端.
桦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J]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1):1-31.
被引量:35
4
张宏达.
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3(2):1-9.
被引量:32
5
潘开玉.
芍药科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分析[J]
.植物分类学报,1995,33(4):340-349.
被引量:56
6
汤彦承,李良千.
试论东亚被子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和第三纪源头——基于省沽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植物地理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1996,34(5):453-478.
被引量:28
7
高宝莼.
芒苞草科——单子叶植物一个新科的确认兼论其系统位置[J]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1):23-31.
被引量:9
8
陈升振,陈忠毅,黄向旭,黄少甫,王雅琴,赵治芬.
五十种植物的染色体计数[J]
.广西植物,1990,10(1):33-3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836
1
黄秀美,谢丽延,陈宇,姜承财,吴睿,黄德龙.
闽楠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J]
.林业勘察设计,2022,42(3):17-20.
被引量:2
2
黄德龙.
闽楠优树子代测定林优良家系和单株初步选择[J]
.林业勘察设计,2019,0(3):16-21.
被引量:7
3
李勇鹏,景跃波,卯吉华,李荣波,李孙玲.
蒜头果半寄生特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9,48(4):1-6.
被引量:14
4
蔡勇.
鄂西红豆树育苗技术初步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07,27(2):97-100.
被引量:3
5
黎向东,殷丽洁,刘黎君,陈梅,陈其海,秦大功,潘文石.
白头叶猴采食植物的再研究[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1):37-41.
被引量:2
6
刘虹.
温度对珍稀极危水生植物中华水韭大孢子萌发率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39-41.
被引量:5
7
袁小凤,丁志山,周云凯.
天目山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的初步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56-759.
被引量:5
8
杨少华,薛润光,赵菊.
丽江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5):47-49.
被引量:2
9
燕惠民.
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保护管理问题[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6):37-39.
被引量:7
10
李朝阳,陈玲,刘世彪,任云.
古丈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6):58-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0
1
蒋莉.
连香树播种育苗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5):75-76.
被引量:2
2
夏尚光.
古老珍稀树种连香树的资源培育和保护性利用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54-54.
被引量:11
3
徐金光,解孝满,刘和风.
聚类分析法在苗木质量分级中的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1994,24(4):20-21.
被引量:39
4
傅瑞树,孙晓冬,黄琦,朱建华,徐鹭霞.
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Ⅲ.叶面肥与透光度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75-177.
被引量:14
5
姚连芳,李宏瀛.
濒危植物连香树及其人工繁育[J]
.林业实用技术,2005(5):21-22.
被引量:7
6
付玉嫔,祁荣频,李玉媛.
榉树容器苗苗木分级与种源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3):127-131.
被引量:11
7
姚连芳,刘会超,李宏瀛.
濒危物种连香树资源繁育与开发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60-2061.
被引量:14
8
麦苗苗,石大兴,王米力.
濒危植物连香树的开发与利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4):60-62.
被引量:6
9
潘远智,江明艳.
遮荫对盆栽一品红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6,33(1):95-100.
被引量:68
10
麦苗苗,石大兴,王米力,廖静,韩珊.
连香树离体快繁初步研究[J]
.园艺学报,2006,33(1):186-18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毕波,刘云彩,周筑,陈强,张学星,孙宏.
连香树和榉树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2):16-20.
被引量:19
2
廖兴利,黎云祥,权秋梅,马永红,叶兴东.
连香树生理生化物质随海拔的变化及其适应性研究[J]
.广西植物,2011,31(5):641-645.
被引量:8
3
付素静,高宇琼,龙梅珍,鲁道旺.
珍稀树种连香树资源现状与园林应用分析及建议[J]
.现代园艺,2012,35(1):28-29.
被引量:3
4
冯朝元.
珍稀树种连香树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12,41(1):9-12.
被引量:6
5
薛斌,方岩,郭家雁.
山西四种野生珍稀树木的引种栽培初探[J]
.园林科技,2012(1):12-14.
被引量:1
6
李俊.
连香树的培育与利用[J]
.安徽林业科技,2013,39(3):68-70.
被引量:7
7
任重英,李银梅,马丽娜.
连香树不同插穗类型及质量对生根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5,38(4):7-8.
被引量:6
8
郭家雁.
山西三种野生珍稀树木的引种栽培初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69-170.
9
李平利.
秦岭地区连香树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5):154-154.
被引量:1
10
陶莉.
珍稀乡土树种连香树在山西绿化中的应用[J]
.山西林业科技,2021,50(4):71-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唐小燕,袁位高,沈爱华,朱锦茹,张骏,江波.
闽楠容器苗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1,31(6):39-44.
被引量:32
2
陆叶,黄承玲,储蓉,魏德生.
不同处理对紫花松果菊种子萌发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0):50-51.
被引量:5
3
武爱龙.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依兰香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4,41(1):103-107.
被引量:1
4
杨斌苏,李大标,郑楼福,邱路良,程晓云.
连香树种苗繁育和扦插培育试验研究[J]
.华东森林经理,2014,28(1):16-18.
被引量:3
5
陈孝,纪程灵,周正清,彭先凤,杜昌远.
1年生桢楠容器苗质量分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30-34.
被引量:15
6
李鹏,刘济明,欧国腾,颜强,池馨,高攀.
大果木姜子苗木的评价及分级标准[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223-226.
被引量:8
7
陈孝,纪程灵,周正清,彭先凤,杜昌远.
Study on Grading Standard for One-Year-Old Container Seedling Quality of Phoebe zhenna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5(11):1990-1994.
被引量:2
8
马卫平,李银梅,陈静.
氮素指数施肥对连香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4,45(11):34-37.
被引量:6
9
任重英,李银梅,马丽娜.
连香树不同插穗类型及质量对生根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5,38(4):7-8.
被引量:6
10
吴萍,黎跃成,张美,方清茂,舒光明,夏燕莉,胡平,郭俊霞,肖特.
雷波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66-68.
被引量:2
1
熊天容.
云南旱冬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J]
.现代园艺,2015,38(6):200-200.
被引量:1
2
毛彦新,王强,任凤琴.
浅谈白桦育苗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13(9):22-23.
被引量:1
3
潘绍方.
榉树的综合利用及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3):43-43.
被引量:6
4
吴振伙,吴兆平,全尚龙.
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及其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0):55-55.
被引量:20
5
李英武,张炳乾,赵树俭.
宁夏六盘山辽东栎天然更新调查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03,27(3):13-15.
被引量:9
6
葛继稳,王希群,吴金清.
湖北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公布[J]
.湖北林业科技,1997,26(1):1-5.
被引量:8
7
杨金龙,潘晓玲.
新疆草地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探[J]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38-41.
被引量:4
8
殷学云,张国森.
盐碱地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
.蔬菜,2009(9):12-14.
被引量:1
9
黄付平.
金花茶的保护与开发[J]
.广西林业,1993,0(1):17-17.
10
李俊.
连香树的培育与利用[J]
.安徽林业科技,2013,39(3):68-70.
被引量:7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