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
被引量:14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56,共10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金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27
-
1.《鲁迅全集》第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4页.
-
2《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12页.
-
3.《鲁迅全集》第6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
4新月,1929,.
-
5《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190-191页.华龄出版社1997年初版.
-
6.《鲁迅全集》第10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2页.
-
71926年3月25日北京《晨报副镌》.
-
8高旭.论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及其是非功过[J].鲁迅研究月刊,2004(12):10-21. 被引量:1
-
91919年12月1日北京《晨报·周年纪念增刊》.
-
10《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一篇“自序”》[A]..《梁实秋文集》第6卷[C].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408-409页.
-
2.《“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04页.
-
3.《答鲁迅先生》[A]..《梁实秋文集》第6卷[C].,.第479页.
-
4.《论翻译的一封信》[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37-40页.
-
5.《翻译要怎样才会好》[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32页.
-
6.《<两地书>》[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139-140页.
-
7.《线装书与白话文》[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252页.
-
8.《创作的经验》[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180页.
-
9.《讽刺文学》[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243页.
-
10.《萧伯纳去后》[A]..《梁实秋文集》第7卷[C].,.第114页.
共引文献206
-
1葛涛.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J].鲁迅研究月刊,2004(6):79-85. 被引量:2
-
2李鹏.鲁迅、郁达夫翻译观比较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7):70-74. 被引量:4
-
3何玲华.论《新青年》中的鲁迅[J].求索,2004(7):193-195. 被引量:1
-
4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
5邹进先.鲁迅与龚自珍[J].文学评论,2004(6):34-38. 被引量:5
-
6李峰.鲁迅的文献学成就[J].史学史研究,2004(4):42-47. 被引量:4
-
7杨早.眷念与决绝——《野草》中的“我”和“你”[J].鲁迅研究月刊,2002(5):41-47.
-
8王学谦.火的冰:鲁迅生命炼狱的起点——鲁迅第一篇散文诗《自言自语》生命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04(11):11-16. 被引量:3
-
9李云雷.近期“三农题材”小说述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6):20-28. 被引量:3
-
10张永泉.思想批判与心理承传——鲁迅与孔子[J].孔子研究,2004(6):114-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6
-
1张全之.鲁迅的“硬译”:一个现代思想事件[J].粤海风,2007(4):33-35. 被引量:4
-
2赵军峰.论经贸翻译的模糊信息及处理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1999,12(2):5-7. 被引量:9
-
3顾钧,顾农.鲁迅主张“硬译”的文化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1999(8):12-16. 被引量:12
-
4谭桂林.鲁迅小说启蒙主题新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9(1):22-32. 被引量:19
-
5熊融.关于鲁迅校订的日译本《阿Q正传》以及他与编译者的交往——李菁《关于鲁迅对日译本〈阿Q正传〉的校释》的补正[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76,21(1):60-65. 被引量:3
-
6叶君健.翻译也要出“精品”[J].中国翻译,1997(1):30-31. 被引量:27
-
7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J].鲁迅研究月刊,1995(3):47-59. 被引量:34
-
8刘炎生.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J].鲁迅研究月刊,1995(6):34-38. 被引量:2
-
9汪晖.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小说叙事形式枝谈[J].文艺研究,1988(6):71-83. 被引量:6
-
10苏林岗.宏扬鲁迅严谨译风——学习鲁迅对日译本《阿Q正传》校释有感[J].中国翻译,1992(1):7-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4
-
1武琼.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手稿研究[J].上海鲁迅研究,2020(2):106-119.
-
2左紫玲.梁实秋与鲁迅的翻译思想论战研究[J].新纪实,2021(10):11-13.
-
3于海燕,张允,杨家勤.鲁迅的翻译目的与翻译选择——目的论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22-25. 被引量:1
-
4谢辉.也谈鲁梁翻译之争[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10):123-126.
-
5熊鹰.翻译与文学叙事模式的转换——以鲁迅的直译为例[J].鲁迅研究月刊,2012(11):30-42. 被引量:3
-
6叶依群.《域外小说集》译介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5(2):88-91. 被引量:1
-
7何英.“欧化”、“日化”与“章法”、“句法”——试析异域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66-73.
-
8陈萍.经贸英汉翻译中常见误译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6):160-164. 被引量:3
-
9刘云.硬译·衍译·转译: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政治[J].鲁迅研究月刊,2014(9):39-45. 被引量:3
-
10齐建涛.新文化语境下的两种翻译观——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探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2):133-1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徐琳.梁实秋与翻译场域研究——基于布迪厄“资本”“场域”理论视角[J].现代英语,2023(22):110-113.
-
2卫晓京.翻译中的文化自信及其构建对策[J].汉字文化,2022(4):121-123. 被引量:2
-
3左紫玲.梁实秋与鲁迅的翻译思想论战研究[J].新纪实,2021(10):11-13.
-
4高宁.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75-81. 被引量:7
-
5邵莉,王克非.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中句法欧化现象的历时变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6):133-142. 被引量:11
-
6叶依群.《域外小说集》译介——读者期待视野的解读[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27(2):113-117.
-
7刘聪.三重文体交汇的风景——由《死魂灵》看鲁迅的翻译策略[J].鲁迅研究月刊,2016(9):79-84. 被引量:1
-
8刘云.灯下再读《神盖记》[J].鲁迅研究月刊,2016(11):53-56.
-
9王可雨.经贸翻译的模糊信息及处理技巧分析[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3):132-132.
-
10葛陈蓉,张顺生.鲁迅译作不受重视原因探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4):51-57. 被引量:1
-
1李春红.“新月派”的形成及理性精神[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6):50-53. 被引量:2
-
2查舜.还我小说[J].朔方,2001,0(12):57-59.
-
3子张.泰山现代诗卷(续一)[J].泰山学院学报,1996,21(3):284-286.
-
4罗鸣,肖冬梅,吴定敏.郭沫若与波澜起伏的翻译论争[J].兰台世界(上旬),2015(1):22-23.
-
5柒捷丽.别让好心办坏事[J].启迪与智慧(上),2016,0(4):21-21.
-
6黄素玲,宁熙.试论鲁迅先生的诗学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5,0(2X):26-27.
-
7鲁迅.小说星象[J].青春,2017,0(1):1-1.
-
8林万菁.试释鲁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摘录)[J].鲁迅研究动态,1988(5):51-57. 被引量:1
-
9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J].中华魂,1999,0(5):6-6.
-
10“周”姓的故事[J].快乐语文,2012(12):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