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亟待强化创业教育及高师课程改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的内外部行为发生变化,在校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是其结果之一;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高师院校要从未来教师教育的高度开展创业教育,做相应的课程改革。
作者
颜廷丽
机构地区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93-95,共3页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6]第135号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创业教育
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揭红兰.
透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风险[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0-52.
被引量:1
2
吴寿松.
试论创业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4):137-138.
被引量:18
3
徐华平.
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70-71.
被引量:180
4
李以庄.
我国高校与创业教育[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94-96.
被引量:11
5
康涛,康松.
关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7-7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吴海升.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观[J]
.未来与发展,2006,27(5):61-63.
被引量:4
2
瞿华.
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产品需求分析[J]
.未来与发展,2006,27(8):47-52.
被引量:5
3
刘国瑞.
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几点思考[J]
.辽宁教育研究,2006(8):20-25.
被引量:5
4
彭刚.创业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89.
5
侯定凯.[D].华东师范大学,第5,63页.
6
[4][美]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
8
杨艳萍(作者单位:长沙铁道学院社科系).浅论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003).
9
柳斌.
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
.人民教育,1996(6):4-6.
被引量:51
10
蔡克勇.
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1):16-21.
被引量:125
共引文献
206
1
宋铁莉.
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问题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72-73.
被引量:7
2
李春琴.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4):73-74.
被引量:30
3
余瑞玲.
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90-91.
被引量:15
4
盛春辉,李守强.
试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88-89.
被引量:7
5
张林芝.
浅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式[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90-91.
被引量:5
6
王君,吴甫超.
关于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2):74-76.
7
崔炜.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162-163.
8
陈婷.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业[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2):128-129.
9
黄金.
工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
.延边党校学报,2012,27(6):115-117.
被引量:3
10
刘鹏,陈鹏.
高校弱就业愿景学科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67-1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熊健民.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96-100.
被引量:12
2
黄日强,邓志军.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62-66.
被引量:8
3
陈嵩,郭扬.
我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9):18-21.
被引量:75
4
王影.
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误区与反思[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23-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余周武.
高职院校发展的最佳效益规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0):26-28.
1
石芳华.
以人为本:高师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角[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00(4):27-30.
2
陈继琼.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呼唤高师课程的更新[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3):50-51.
被引量:3
3
贺祖斌.
未来教师素质与高师课程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1998(3):59-60.
被引量:2
4
朱秋云,陈紫天,高海霞.
从高师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教育看高师课程改革[J]
.丹东师专学报,2000,22(3):39-41.
被引量:4
5
李振龙,魏纳新.
素质教育观下的高师课程改革[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6(6):39-41.
被引量:1
6
汪贤泽.
教育功能与高师课程改革[J]
.师资培训研究,2000(2):11-14.
7
刘玉娟,韩立娟.
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与高师课程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1(5):76-77.
被引量:18
8
秦秋霞,于海涛.
论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高师课程改革[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1):120-121.
被引量:1
9
季诚钧,徐改.
研究性学习对高师课程改革的影响[J]
.教育探索,2003(3):33-35.
被引量:4
10
朱耀东.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青春岁月,2012,0(10):179-179.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