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间故事的记录史和生命史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故事类型"的概念最初由芬兰民俗学者卡尔.克隆(Kaale Krohn)在19世纪末提出,用来描述世界各民族故事中存在着大量情节相似甚至雷同的文化现象。作为口承文化比较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故事类型研究在近一百多年中一直是全世界民间文学工作者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也是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中必须面对的理论难题。2007年5月,著名故事学家祁连休先生《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无疑是中国民间文学界的一件大事。祁连休先生在梳理和论析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时,基本上放弃了国际通行的AT分类法,而是以经验分类的方法进入实际操作的,所论列的500余故事类型,完全是立足于中国经验,从大量的古籍文献中析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命名法确定类型名称的。针对这一"中国故事学领域最突出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了部分民间文学专家,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经验、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国际学术格局中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 陈泳超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2-24,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9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