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发性脾脏肿瘤少见。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453例手术切除的脾脏中发现原发性肿瘤16例,占3.5%,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和病理分类:恶性肿瘤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39~60岁,平均52.7岁;包括血管内皮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良性肿瘤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18~66岁,平均38.2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4例,血管淋巴管瘤3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单纯性囊肿2例,假性囊肿1例,错构瘤1例。 2.临床表现:病史2天~3年不等。良性肿瘤患者以左上腹及腰胁部酸胀不适为主诉,有明显外伤史2例,健康体检中偶然发现1例,发现左上腹肿块11例。恶性肿瘤患者除上述症状及发现左上腹肿块外,还表现为乏力、消瘦、中至重度贫血(Hb 96.8~58.2g/L)及血沉增块(40~126 mm/h),其中1例脾脏恶性淋巴瘤患者因持续高热(39~40.3℃)而误诊为“脾脓肿”入院。14例术前B超检查发现脾脏内占位性病变,另2例由CT诊断为脾肿瘤。 3.治疗及预后:本组均完整切除脾脏。恶性肿瘤浸润至周围脏器者作整块切除。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2~7个月死亡。良性肿瘤患者中,1例脾错构瘤在术后10个月再次出现左上腹肿块,剖腹探查活检证实为纤维肉瘤,第2次术后2个月死亡;2例死于内科疾病;其余10例至今仍健在。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