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剥削和劳动者权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在于资本家利用资本所有权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权利的适当界定是当前判断资本剥削劳动问题的基础。当前我国存在劳动过程中、产品分配过程中、以及劳动过程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消除剥削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确定公平工资,同时发挥政府立法、监督法律执行的功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免受资本剥削。
作者
章莉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11期32-36,共5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剥削
劳动者权利
价值理论
分类号
F241.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7
1
陈书明.
如何科学地认识当前的剥削理论与现实——海派经济学家程恩富访谈录[J]
.经济经纬,2002,19(6):33-35.
被引量:1
2
卫兴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剥削”观与我国现实[J]
.经济学动态,2002(3):4-8.
被引量:25
3
楚永生.
现阶段私营经济中的剥削现象[J]
.经济论坛,2004(13):155-156.
被引量:1
4
蔡继明.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1):49-54.
被引量:13
5
许成安.
质疑“正常剥削和合法剥削论”——对私营经济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中国经济问题,2004(2):10-16.
被引量:5
6
胡培兆.
再论剥削——从二重劳动价值理论的分化与回归来论述[J]
.中国经济问题,2004(1):3-10.
被引量:6
7
Robert E. Goodin,Exploiting a situation and exploiting a person. In Andrew Reeve (ed.). Modern Theories of Exploit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87.
8
漆多俊.论权力[J].法学研究,2001,(1).
9
陈赤平.
企业合作剩余的创造、分配与企业组织均衡[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6):46-50.
被引量:6
10
克拉克著.《财富的分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蔡继明.
论分工与交换的起源和交换比例的确定——广义价值论纲(上)[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0-40.
被引量:33
2
蔡继明.
论广义价值论基本定理及广义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关系——广义价值论纲(下)[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8-28.
被引量:24
3
许成安.
生产要素收入合法化与价值创造──兼与高翔、余陶生两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99,31(4):27-31.
被引量:11
4
蔡继明.
广义价值论初探[J]
.商业经济与管理,1988(2):80-84.
被引量:15
5
谷书堂,蔡继明.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J]
.经济学家,1989(2):100-108.
被引量:61
6
顾速.
什么是市场体制下的公正分配原则——评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之争[J]
.社会科学战线,1995(1):44-49.
被引量:4
7
姚先国,赖普清.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
.经济研究,2004,39(7):82-90.
被引量:284
8
孙君恒.
阿马蒂亚·森的分配正义观[J]
.伦理学研究,2004(5):49-53.
被引量:10
9
胡培兆.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J]
.学术月刊,2001,33(11):31-36.
被引量:26
10
蔡继明.
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J]
.学术月刊,2001,33(10):44-4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14
1
洪叶.
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家分享宏观调控权[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8):79-80.
被引量:1
2
罗兴武.
引入SA8000的民企“劳方vs资方”的博弈分析[J]
.江苏商论,2007(7):103-105.
被引量:2
3
郑凌燕,俞海山.
构建宁波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77-82.
被引量:8
4
许成安.
私营企业剩余索取权界定与雇用工人权益维护[J]
.南京社会科学,2005(S1):195-198.
5
李燕萍.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S1):18-21.
6
孙强.
警察权与人权初论[J]
.社科纵横,2008,23(1):63-66.
被引量:3
7
陈传启.
论中国宪政与公民权利的保障[J]
.社科纵横,2006,21(4):84-86.
被引量:2
8
王家新,许成安.
客观公正地对待我国现阶段的民营经济[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2):1-4.
被引量:1
9
易敬源.
关于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所遇到的三个问题[J]
.梧州学院学报,2002,13(3):47-49.
10
程承坪,罗栋.
论企业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问题——基于企业治理模式的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2,28(12):33-37.
同被引文献
18
1
汪和建.
就业歧视与中国城市的非正式经济部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31-141.
被引量:20
2
姚先国,李莉,张海峰.
农民工工资歧视与职业隔离——来自浙江省的证据[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3):227-238.
被引量:9
3
蔡昉.
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0.
被引量:138
4
郭正模.
“劳动歧视”问题初探[J]
.经济科学,1994(2):38-42.
被引量:28
5
王美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
被引量:430
6
谢嗣胜,姚先国.
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4):49-55.
被引量:183
7
邓曲恒.
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J]
.中国人口科学,2007(2):8-16.
被引量:197
8
邢春冰.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J]
.管理世界,2008,24(5):55-64.
被引量:182
9
王美艳,蔡昉.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
.广东社会科学,2008(6):19-26.
被引量:137
10
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2010,45(4):4-13.
被引量:1254
引证文献
1
1
章莉,李实,William A.Darity Jr.,Rhonda Vonshay Sharpe.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的户籍歧视[J]
.管理世界,2014,30(11):35-46.
被引量:118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
邢春冰,屈小博,杨鹏.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演变及原因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21(5):64-78.
被引量:11
2
司秋利,张涛.
教育回报、户籍歧视与城乡工资差距——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J]
.经济问题探索,2021(5):37-48.
被引量:12
3
周仁庆.
澳大利亚同阿根廷签订税收协定[J]
.国际税讯,2000(1):9-10.
4
孟凡强,初帅.
职业分割与流动人口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J]
.财经研究,2018,44(12):44-56.
被引量:6
5
刘亚军.
互联网使能、金字塔底层创业促进内生包容性增长的双案例研究[J]
.管理学报,2018,15(12):1761-1771.
被引量:28
6
邹杰玲,王玉斌.
团聚的潘篱:大城市落户门槛如何阻碍农民工子女随迁[J]
.财经科学,2018,0(12):67-79.
被引量:15
7
艾小青,冯虹,李家琛.
北京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基于Oaxaca-Blinder模型的分析[J]
.调研世界,2015,0(8):20-24.
被引量:2
8
章莉,李实,William A.Darity Jr.,Rhonda Vonshay Sharpe.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及其变化趋势[J]
.财经研究,2016,42(1):4-16.
被引量:61
9
孙永正,王秀秀.
中国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的反思与转型[J]
.城市问题,2016(1):17-22.
被引量:11
10
伍山林.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经济研究,2016,51(2):97-110.
被引量:103
1
叶美春.
职代会制度不分“国”与“非国”[J]
.改革月报,2000(12):44-45.
2
左芳梅.
实现体面劳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
.质量与市场,2010(12):32-33.
3
唐钧.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何时圆梦?[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12):55-55.
4
王基志,马海平.
专题三 生产[J]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科),2011(7):10-14.
5
刘忠和.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者与劳动力[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5):67-70.
被引量:1
6
《劳动合同法》改变了什么?[J]
.浙江工商,2008(1):14-15.
7
超时无薪加班非个别现象 易造成社会矛盾[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0):105-105.
8
才让多吉.
新媒体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
.经营者,2016,0(2):222-225.
9
肖桂荣.
浅析跨区域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利保护[J]
.商情,2011(37):109-109.
10
沈昌炜.
从劳动关系的变化看工会职能的转变[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6,15(2):54-54.
现代经济探讨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