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史佚考论——兼论《周书》、《周颂》、《周易》的编撰者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传统经典的形成与史官文化有密切关系。史佚是殷周易代之际及周初最有成就的史官,他写作、编辑的史学、文学文献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久以来,史佚的文化成就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现存典籍中钩沉史佚的资料,有助于具体了解传统经典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史官、史官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有可能为了解《尚书》、《诗经》、《周易》的写作、编纂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
作者
于文哲
机构地区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6,共5页
The Northern Forum
关键词
史佚
尚书
诗经
周易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孙作云.
再论"天亡?"二三事[J]
.文物,1960(5):50-52.
被引量:3
2
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刘知几.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顾颉刚.史林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
陈骙.刘彦成校.文则注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1936,(20):542-542.
7
陈松长 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A]..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
李镜池.周易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共引文献
102
1
王宪昭.
论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价值[J]
.理论学刊,2004(9):108-111.
2
郭沂.
帛书《要》篇考释[J]
.周易研究,2004(4):36-56.
被引量:37
3
侯毅.
我国史前巫师集团及其作用的考古学考察[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11.
被引量:3
4
侯毅.
从陶寺城址的考古新发现看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J]
.中原文物,2004(5):13-19.
被引量:6
5
胡治洪.
帛书《易传》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J]
.周易研究,2001(2):20-29.
被引量:6
6
陈启智.
论《易传》的学派属性——与陈鼓应先生商榷[J]
.周易研究,2002(1):8-18.
被引量:1
7
陈絜.
重论“咸为成汤说”[J]
.历史研究,2002(2):145-149.
被引量:2
8
连劭名.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J]
.周易研究,2001(4):9-20.
被引量:8
9
朱渊清.
干宝的《周易》古史观[J]
.周易研究,2001(4):26-36.
被引量:3
10
王妍.
诗的起源与《诗》的源起[J]
.学习与探索,2005(2):108-1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8
1
姚兴富.
《诗经·周颂》与《楚辞·九歌》不同宗教背景之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S1):77-82.
被引量:2
2
刘操南.
《诗·周颂》中没有“合理内核”吗[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23(1):85-90.
被引量:1
3
杨合鸣.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9(5):75-76.
被引量:3
4
姚小鸥.
论《周颂·三象》[J]
.中州学刊,1991(5):95-100.
被引量:5
5
张辉.
从颂诗看周朝统治者重视人事的特点[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3):96-97.
被引量:2
6
王潜生.
论周初颂诗的思想性[J]
.人文杂志,1987(4):112-116.
被引量:1
7
蔡守湘,朱炳祥.
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论《周颂》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44(3):95-102.
被引量:3
8
夏含夷.
从西周礼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3):26-33.
被引量:19
9
陈洪波.
从《诗经·周颂》到汉代祭祀诗看秦汉之际的文化嬗变[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7,20(4):8-11.
被引量:3
10
李白.
《诗经》祭祀诗的思想内涵[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9-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于文哲.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J]
.北方论丛,2014(5):8-15.
被引量:1
2
李佳玉.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10):4-9.
3
兰拉成.
陕西散文的肇始——《尚书·周书》的思想与艺术简论[J]
.唐都学刊,2017,33(3):69-7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峰.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述论[J]
.文艺评论,2015(12):4-11.
被引量:1
1
韩高年.
论《尧典》为史传之祖[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8(2):60-66.
被引量:5
2
佟冬.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J]
.文史知识,1994(6):7-8.
3
汪朗.
大话稀粥[J]
.IT经理世界,2009(1).
4
陈倩.
西晋的“酒风波”[J]
.华夏文化,2007(2):42-43.
5
张德祥.
先进文化与文艺精品[J]
.中国电视,2001(11):9-10.
6
吉林文史出版社新书目录[J]
.文艺争鸣,1991(6):80-80.
7
李浩.
关于同题小说与想象力[J]
.青年文学,2016,0(1):50-50.
8
仲红卫.
从《诗经》中的飞鸟意象看殷周民族精神的变迁[J]
.飞天,2009(14):32-34.
9
周雁翔.
故乡或者生命荡漾(四章)[J]
.散文诗世界,2012(12):57-58.
10
钱声广.
不敢说东坡[J]
.文史杂志,2016(6):52-53.
北方论丛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