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译者心中的翻译单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翻译单位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却产生了一些误区。翻译单位实际上与译者的心理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且由于原文所引发的诸多变量而变动不居。在每个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所选择的翻译单位是各不相同的。固定不变的、始终贯穿翻译过程的翻译单位是不存在的。
作者
杨万鹏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2期227-227,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译者
心理认知
翻译单位
语言层级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罗进德.
翻译单位——现代翻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J]
.中国翻译,1984(12):40-43.
被引量:33
2
郭建中.
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J]
.外国语,2001,24(6):49-56.
被引量:69
3
罗选民.
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4):32-37.
被引量:87
4
方梦之.
译论研究的综合性原则[J]
.中国翻译,1996(4):3-6.
被引量:12
5
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2001,24(4):70-76.
被引量:37
6
李晓棣.
巴斯克斯·阿约教授的《论翻译的分析单位》[J]
.中国翻译,1990(4):54-5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范东生.
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
.外国语,2000,23(3):67-72.
被引量:55
2
林璋.
论翻译学的基础研究[J]
.外国语,1999,22(6):61-66.
被引量:16
3
杨晓荣.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J]
.外国语,1999,22(3):57-62.
被引量:37
4
张南峰.
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
.外国语,1999,22(5):44-51.
被引量:38
5
申雨平.
《描写性翻译研究内外》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76-77.
被引量:10
6
牛强,陈林华.
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J]
.外国语,1999,22(2):30-35.
被引量:50
7
朱肖晶.
接受修辞学与翻译——兼评郑振铎译《飞鸟集》与周策纵译《失群的鸟》[J]
.外语研究,1998(1):65-67.
被引量:10
8
罗选民.
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4):32-37.
被引量:87
9
李晓棣.
巴斯克斯·阿约教授的《论翻译的分析单位》[J]
.中国翻译,1990(4):54-56.
被引量:5
10
王秉钦.
话语语言学与篇段翻译[J]
.中国翻译,1987(3):14-17.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84
1
何瑞清.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J]
.翻译界,2021(1).
被引量:2
2
袁辉,徐剑.
基于键盘记录的翻译单位和语言单位与译者水平关系的研究[J]
.外语研究,2021,38(2):76-83.
被引量:2
3
张静.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对口译标准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257-259.
4
何正英.
三维语境观与翻译研究——应用三维语境观进行译文比较例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S1):125-128.
5
牛谷芳.
再解析直译与意译[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S1):40-43.
被引量:6
6
彭长江.
也谈翻译单位[J]
.外语研究,2000,17(1):36-41.
被引量:30
7
艾萍娥.
略谈翻译技巧:把握句段和句段结构[J]
.文教资料,2008(25):63-64.
8
方青卫.
翻译单位研究述略[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20-122.
9
赵洪娟,孙志祥.
浅谈新时期加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42-143.
被引量:1
10
申连云.
翻译单位的描写性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381-386.
被引量:4
1
宋卫华.
语言层级中组合、聚合关系的应用价值[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120-121.
2
吴振国.
关于语言结构的若干问题[J]
.教师教育论坛,1997,23(2):19-22.
3
嵇义亮.
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单位的启示[J]
.北方文学(下),2017,0(3):108-108.
4
吴传飞.
传统语言层级体系质疑──兼论语言层级体系的构建[J]
.武陵学刊,1996,31(5):79-80.
5
潘钧.
汉字的本质特征[J]
.语文建设,1999(5):13-17.
被引量:1
6
张萍,卢雅睿.
《二语习得之诸多研究视角》述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5):783-787.
被引量:1
7
贺爱军.
翻译对等的原型范畴理论识解[J]
.外语教学,2016,37(5):107-110.
被引量:8
8
李宇明.
汉语的层级变化[J]
.中国语文,2014(6):550-558.
被引量:47
9
何晴.
英文报刊中的委婉语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60-62.
10
张琳,马魁.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语言系统的层次及实现化浅析[J]
.甘肃高师学报,2014,19(6):52-54.
被引量:1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