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5,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14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25-527页.
-
2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三联书店,1965,第179页.
-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第1卷,三联书店,1961,第562页.
-
4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9、146页.
-
5.《列宁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
6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274页.
-
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30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9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5页.
共引文献3893
-
1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2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3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
4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5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6顾智明.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
7吴学琴.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
8李庚香.法美学是人学[J].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
9廖小平,曾祥云.“代”论[J].江海学刊,2004(4):5-12. 被引量:9
-
10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16
-
1周嘉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四维视角[J].求索,2021(1):30-37. 被引量:1
-
2周嘉昕.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吗?——一项学术史的谱系考察[J].河北学刊,2007,27(3):6-11. 被引量:6
-
3毛美丽.读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几点体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47-48. 被引量:1
-
4曹亚雄,周先荣.略论《共产党宣言》中的人学思想[J].理论月刊,1998(1):27-31. 被引量:1
-
5刘炯忠.论《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证明[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1):163-177. 被引量:3
-
6王东.《资本论》的哲学底蕴及其现代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7(8):33-37. 被引量:3
-
7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与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年周年[J].南京社会科学,1997(10):3-5. 被引量:1
-
8文析东.《哲学的贫困》中蕴含着的内在理论张力[J].南京社会科学,1997(10):9-11. 被引量:2
-
9陈胜云.《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批判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1997(10):17-18. 被引量:5
-
10杨建平.《哲学的贫困》中的雇佣劳动概念[J].南京社会科学,1997(10):19-21. 被引量:2
-
1宫振胜,鞠德峰.略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地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2):19-22.
-
2冯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地位之比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5):18-20.
-
3刘庆昌.人文学科的价值[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1). 被引量:1
-
4马靖.对《形而上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1):21-22.
-
5邹永贤.官方哲学地位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3):51-57.
-
6戴武堂.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J].理论月刊,1994(4):20-22.
-
7王东.《资本论》的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2008(11):5-8. 被引量:3
-
8李海荣.“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1988(11):40-40.
-
9鞠德峰.实践观与哲学变革——略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地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11. 被引量:1
-
10安士强,张冬苹.如何理解《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