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寒地黑土核心区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哈尔滨市、绥化市及其周边地区为代表的我国寒地黑土核心区,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众多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政府和相关部门虽做出了诸多努力,但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其仍在日益走向消亡。在传统的输血式和博物馆式非遗保护、传承方式无力应对这一局面的情况下,旅游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处理好发展与传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竞争与进步之间关系的协调,防止旅游开发的庸俗化。
作者 高文智
机构地区 绥化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08年第11期96-97,103,共3页
基金 "绥化学院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王佳.现代文化消费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5,18(3):56-65. 被引量:13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页:http//www.unesco.org/culture/heritage/intanible.
  • 3http: //www. china, org. cn/chinese/news/1109648.htm.
  • 4[美]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 ;巴莫阿依等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中译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253.
  • 5文化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http: //news. netbirds.com/china-shizheng-news/2005 - 04 - 26.
  • 6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问题与思路2005年7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的大会专题发言.
  • 7Cultural tourism: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Bob McKercher and Hilary du Crost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Binghamton, New York, 2002, ISBN Book reviews / Tourism Management 25 (2004) 409-416.
  • 8http: //www. chinaculture.org/gb/cn-zgwh/2006 - 01/18/content-78193. htm
  • 9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 10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