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废杂铜火法精炼直接生产光亮铜杆的工艺和设备(续)
被引量:
3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of Direct Production Bright Copper Rods by Fire Refining Process of Scrap Copp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火法精炼生产光亮铜杆的环境保护 火法精炼采用的COS—MELT倾动炉的炉子内一般为微负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精炼烟尘尾气,以及加料口、扒渣口、出铜口的集尘罩收集的烟气,从后燃烧室、沉淀室到废热锅炉,然后进入烟气处理系统,整个烟气处理系统靠变频电机控制风量。烟气出口温度1130℃,燃烧室约为800℃~900℃,沉淀室为700℃~880℃,通过废热锅炉(或风冷),到收尘室温度要降到120℃。
作者
赵新生
卢宏
出处
《资源再生》
2008年第11期24-25,共2页
Resource Recycling
关键词
火法精炼
光亮铜杆
直接生产
烟气处理系统
废杂铜
设备
工艺
废热锅炉
分类号
TF811.04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M244.10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2
1
一种先进的再生铜处理技术——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技术[J]
.资源再生,2002,0(5):10-12.
被引量:1
2
杜三保,徐友华.
杂铜精炼途径的探讨[J]
.中国物资再生,1995(1):12-13.
被引量:1
3
M.Olper,M.Maccagni,王晓燕.
一种新的非熔炼法从废杂铜中提取高纯度阴极铜的生产流程[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0):24-26.
被引量:2
4
李国栋.
倾动炉杂铜冶炼技术改进[J]
.铜业工程,2006(2):13-14.
被引量:2
5
朱祖泽,贺家齐.现代铜冶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
Copp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nc.The U.S.Copperbase Scrap Industry and Its By-products An Overview[M]. Tenth Edition,January 2010.
7
范有志.一种直接电解杂铜的网架组合式阳极筐装置:中国,CN2732762[P].2004-10-12.
8
S Ramachandra Rao(ED). Resource recovery and recycling from metallurgical waster [M]. Netherlands: Elsevier Press. 2006.
9
刘事绪,彭济木.梁敦德,等.不锈钢阳极框杂铜直接电解精炼法:中国,89105878[P].1989-11-01.
10
Figueroa M,Gana R,Kattan L,et al. Direct electrorefining of copper scrap using a titanium anode-support system in a monopolar cell [J].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1994,24(3): 206-211.
引证文献
3
1
王冲,杨坤彬,华宏全.
废杂铜回收利用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8):28-32.
被引量:10
2
张秉檐.
废杂铜生产铜杆工艺改善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2(4):12-15.
被引量:1
3
华宏全,王冲,杨坤彬.
废杂铜回收利用浅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29(11):20-2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谢刚.
2011年云南冶金年评[J]
.云南冶金,2012,41(2):45-55.
被引量:2
2
肖红新,岳伟,唐维学,赖心,陈晓东,周志平,李沁,王彩华.
废杂铜的再生及其环境污染与防治[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6(7):29-32.
被引量:5
3
张伟旗.
反射炉排烟收尘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
.有色设备,2015,29(1):15-19.
被引量:2
4
李晓霞.
中低品位废杂铜冶炼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有色冶金,2015,44(2):26-29.
被引量:2
5
李海红,张士宏,陈岩,程明,宋鸿武,刘劲松.
稀土精炼紫杂铜组织和性能的研究[J]
.稀有金属,2016,40(1):48-56.
被引量:10
6
黄金堤,李静,童长仁,李明周,徐志峰.
废杂铜精炼过程中动态多元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25(12):3513-3522.
被引量:7
7
王飞,李红娟,李磊,谢晓峰,邱世伟,蔚俊强.
镍白铜废料中铜的低电流密度电解回收[J]
.过程工程学报,2016,16(2):266-271.
被引量:3
8
汪秋雨,蔡琥,何强,韩亚丽,胡意文,王日.
分银渣中锡提取工艺[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7):22-25.
被引量:7
9
何静,单国荣.
聚酯漆包铜线表面聚酯涂层的可控降解和脱除[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30(6):1353-1358.
被引量:1
10
陈天立,楼凯琳,姚江薇,占海华.
废杂铜再生高品质铜合金关键技术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9):54-57.
被引量:3
1
钟海燕,袁孚胜,郭峰.
浅谈废杂铜火法精炼直接生产光亮铜杆的现状[J]
.铜加工,2012(3):31-33.
2
汪正波.
澳斯麦特炉烟气处理系统试生产实践[J]
.有色冶炼,2003,32(2):26-28.
3
彭云.
光亮铜杆的质量控制[J]
.电线电缆,1999(4):12-16.
被引量:12
4
王荣巧.
光亮铜杆结晶器用JD35青铜挡块的研制[J]
.江苏冶金,1991,19(3):19-20.
5
王小勇.
通钢2号高炉干法除尘快速降料面实践[J]
.首钢科技,2016,0(5):35-40.
6
石裕.
利用杂铜直接生产纯铜产品的技术——FRHC法杂铜精炼工艺及应用[J]
.电线电缆,2001(4):6-7.
被引量:3
7
王洁.
铜料中杂质元素对光亮铜杆质量的影响[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5(2):46-48.
被引量:2
8
汪正波.
澳斯麦特炉烟气处理系统的组成及试生产实践[J]
.锡业科技,2003,4(1):1-8.
9
郭建荣,张莉.
倾动炉烟气净化系统简述[J]
.铜业工程,2005(2):38-39.
被引量:1
10
吴元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及余热锅炉[J]
.江苏锅炉,1993(1):1-10.
资源再生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