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哲学: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和”文化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谐哲学是当今时代需要的哲学形态。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讲斗争,也讲统一,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当下的这个统一体;而和谐哲学讲统一,也讲斗争,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
作者
毛卫平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8,共6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关键词
时代
和谐哲学
斗争哲学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1,14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65-266.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4
[13][14][23][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14;14-15;391;176.
共引文献
14
1
郑国玺.
社会主义是多种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几点思考[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6):50-53.
2
赵家祥.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三[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48-53.
被引量:4
3
梁树发.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5):53-58.
被引量:5
4
石仲泉.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5):5-11.
被引量:7
5
龚晨.
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中增进党内和谐的对策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09-112.
6
肖茜熔,朱方长.
中国古代辩证法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10(9):83-85.
7
贾高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逻辑问题——兼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2):28-32.
被引量:3
8
杨军剑.
论忧患意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10(36):62-62.
9
林建成.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思潮的形成途径及其现实意义[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90-93.
被引量:2
10
李钟麟,谢丹桔.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野下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3):91-94.
同被引文献
55
1
赵元媛.
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J]
.文学少年,2020,0(15):0347-0347.
被引量:1
2
张安.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21(3):44-47.
被引量:2
3
王学兵.
论和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兼容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155-156.
被引量:1
4
荣开明,黎德扬,王规凯.
同一性的涵义问题[J]
.江汉论坛,1980(3):33-38.
被引量:3
5
元梁.
怎样理解“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J]
.哲学研究,1964(4):15-18.
被引量:1
6
肖前,贺金瑞.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J]
.前线,1999(3):12-16.
被引量:1
7
王东,成龙.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J]
.理论学刊,2002(5):44-47.
被引量:5
8
侯远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形成过程[J]
.山东社会科学,2005(4):5-9.
被引量:8
9
周峰.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7-11.
被引量:1
10
曾文.
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我党执政理念的转变与升华[J]
.理论学刊,2005(11):31-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毛卫平.
珍惜历史财富 拨开历史迷雾——《杨献珍:共和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第一人》序言[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25-28.
2
李娟.
和谐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2-14.
3
李天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2):60-64.
4
赵化民,李学迎.
和谐哲学研究综述[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2):31-34.
5
谢霄男,刘红.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由“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跃迁[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4):46-48.
6
毛卫平.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哲学体系——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与时代形态[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0(1):122-130.
7
许敬辉.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合发展[J]
.大学(社会科学),2021(9):49-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周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与融合[J]
.哲学进展,2022,11(4):628-633.
2
徐凯莉.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J]
.哲学进展,2023,12(1):28-33.
1
孙玉霞,张雅丽.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
.贵州社会科学,2005(6):55-58.
被引量:12
2
李志英.
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术论坛,2005,28(7):27-30.
被引量:4
3
王必胜.
略论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J]
.理论导刊,2007(1):40-41.
被引量:2
4
朱贻庭.
“和”的本质在于“生”--“大道和生学”之我见[J]
.江汉论坛,2016(11):43-49.
被引量:6
5
王韶华.
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看调解制度的“回归”与升华[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1(5):15-16.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