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藏引进国外裸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引自国际干旱区农业研究中心(ICAIDA)的271份裸大麦种质材料进行试种,观察它们在西藏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主要性状表现,筛选综合性状优良或具有某些突出性状的,供西藏青稞生产推广应用或作育种亲本利用。
作者
蒲海生
唐亚伟
尼玛扎西
其美旺母
周强
刘仁建
雄奴塔巴
汪龙
宋志剑
机构地区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科技》
2008年第11期10-11,共2页
Xiz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裸大麦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李兰芬.
大麦资源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3-5.
被引量:4
2
李绥艳.
优异大麦种质农艺性状鉴定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3):21-23.
被引量:11
3
黄祖六,潘裕平.
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36-40.
被引量:13
4
孙立军,陆炜,张京,张万霞,李富全,陈丽华,任有成.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其利用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2):24-31.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黄培忠,秦国卫,刘玉芳,马俊虎,徐阿炳,朱睦元,俞志隆,袁妙葆.
大麦黄花叶病抗源的转育与利用[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1):1-7.
被引量:4
2
马俊虎,黄培忠,陈恭,秦国卫,刘玉芳,徐阿炳,朱睦元.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源筛选及地理分布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5):39-44.
被引量:6
3
李兰芬.
我省大麦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品质现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5(2):48-50.
被引量:3
4
俞志隆 杨煜峰.大麦胶含量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87,14(3):193-199.
5
朱睦元 徐阿炳.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83,10(5):352-361.
6
俞志隆 徐阿炳.改良大麦种子蛋白的杂交与选育[J].国外农业科技,1982,(2):1-6.
7
莫惠栋.农业试验设计,第2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535-580.
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大麦品种资源目录(上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9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大麦品种资源目录(下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10
陆炜 孙立军.中国大麦遗传资源目录(1982-1987)[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55
1
侯永翠,颜泽洪,魏育明,郑有良.
利用RAPD标记分析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2):145-150.
被引量:14
2
侯永翠,颜泽洪,兰秀锦,魏育明,郑有良.
利用RAMP和ISSR标记分析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555-2565.
被引量:23
3
孔维威,李磊,卫丽,尹钧.
大麦品种资源筛选与TrxS基因的转化利用[J]
.华北农学报,2006,21(1):5-9.
被引量:2
4
孟凡磊,赵亚斌,强小林,胡银岗.
不同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与西藏青稞品种改良[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175-178.
被引量:31
5
李清华,郭媛贞,黄金堂,陈德禄.
墨西哥大麦在福建试种表现和利用价值评价[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6,23(4):1-4.
6
李珍.
我国大麦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24(2):1-4.
被引量:12
7
陈丽华,王燕春,李高原.
青海大麦地方种质资源的评价[J]
.青海农林科技,2007(3):8-10.
8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武变娥,曹利萍.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26-429.
被引量:25
9
陈晓静,沈会权,乔海龙,陈和,陈健,陶红.
大麦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的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6):532-535.
被引量:17
10
任喜峰,孙东发.
大麦杂交F_2代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274-276.
同被引文献
2
1
钟志明,张宪洲,成升魁.
西藏地区不同年代春青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25(1):100-104.
被引量:9
2
孙立军,陆炜,张京,张万霞,李富全,陈丽华,任有成.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其利用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2):24-3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胡俊,吴宏亚,扎西群措,陈初红,张玉.
拉萨市引进青稞品种资源综合评价[J]
.西藏农业科技,2015,37(4):16-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巴桑玉珍.
青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西藏农业科技,2017,39(3):1-4.
被引量:2
1
谢子渊.
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0):145-146.
被引量:4
2
段争虎,刘新民,赵强.
论干旱区农业建设中土壤的培肥方向[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2):59-64.
被引量:2
3
王治.
青稞的由来和发展[J]
.农业考古,1991(1):202-204.
被引量:4
4
旦知吉,郭建炜,徐冬丽,桑安平,王国平,萧云善,马福全,闫春梅,刘梅金.
甘南州青稞生产技术规程[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4):69-71.
被引量:3
5
胡江洁,杨尚琼,陈冬梅,宗兴梅,张雪梅,丁礼云,刘继学.
青稞新品系11YD-8的用途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6-36.
6
刘梅金,闫春梅.
浅议甘南州青稞生产的意义及产品开发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06,22(5):202-203.
被引量:3
7
邹兴强.
根除野燕麦de途径和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2006(10):34-35.
8
马生兰.
青海省门源县青稞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种业导刊,2016(4):21-23.
被引量:3
9
王美玲,史民芳,刘新月,李世平.
多种类型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J]
.作物品种资源,1997(4):23-24.
10
乔体尚,乔伟.
山西省小麦新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及其利用[J]
.植物保护,1995,21(4):18-20.
被引量:1
西藏科技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