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浅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杜维明是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一直以发掘儒家传统、实现儒学创新和当代发展为志业。他所提出的"儒学的第三期发展"论说,对探讨儒学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实现与当代社会的互动发展具有启发意义。本文对"儒学的第三期发展"的缘起、主旨及其学术前景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作者
陶武
机构地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7,共9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杜维明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创造转化
文明对话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李鸿章全集》第2册.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5页.
2
胡适.《(吴虞文录)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0页.
3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4
杜国平.
沈有鼎学术思想研讨[J]
.哲学动态,1999(1):16-17.
被引量:1
5
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3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633页.
6
.《杜维明文集》第1卷[M].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7
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1卷,第418页.
8
郭齐勇 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5卷[M].,.第389、409、430页.
9
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2卷,第612-616页.
10
胡庸.
儒学的终结[J]
.学海,1997(3):55-6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费孝通.
孔林片思[J]
.读书,1992(9):3-7.
被引量:58
2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3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A]..《杜维明文集》第2卷[C].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374页.
4
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版,第6页
5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大陆讲学、问难,和讨论》,《杜维明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页,第425-427页
6
杜维明:《论儒学第三期》,《杜维明文集》,卷三,第640-641页
7
《杜维明文集》,卷三,第650页.
8
《文化神学》,《蒂利希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9
John Hick,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Human Responses to the Transcende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
Frederick Streng,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Life. Third edi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共引文献
34
1
郑治文.
中国梦与儒学走向世界的第三期发展[J]
.中国文化论衡,2019(2):218-226.
2
贾海菊.
走向理想之路——现代新儒家的生命力之所在[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7.
3
陆信礼.
略论杜维明的“儒家解释学”[J]
.天津社会科学,2004(6):36-40.
被引量:2
4
张允熠,陶武.
论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思考[J]
.安徽史学,2005(4):81-86.
被引量:10
5
陈培爱.
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3):125-131.
被引量:14
6
崔效辉.
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71-76.
被引量:3
7
邓军海.
中国文化与审美文化刍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7-104.
被引量:1
8
张宝明,褚金勇.
中国新文学发生语境的吊诡——从胡适“他们”与“我们”的白话两难心态出发[J]
.文史哲,2008(5):114-121.
被引量:3
9
尤陈俊.
“新法律史”如何可能——美国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新动向及其启示[J]
.开放时代,2008(6):70-95.
被引量:33
10
徐亚东.
杜维明儒学现代化研究及其对跨文明研究的启示[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2):63-66.
同被引文献
14
1
杜维明.
文明对话与儒学创新[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21-24.
被引量:2
2
郭齐勇.
贺麟前期的中西文化观与理想唯心论试探[J]
.天津社会科学,1988(1):59-65.
被引量:2
3
杜维明.
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J]
.社会科学,2004(8):79-88.
被引量:22
4
彭国翔.
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J]
.孔子研究,2006(3):32-44.
被引量:4
5
安乐哲.
儒家式的民主主义[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6):1-8.
被引量:6
6
李承贵.
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26-30.
被引量:9
7
张华.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杜维明先生访谈录[J]
.中国文化研究,2009(1):1-19.
被引量:3
8
吕鹏.
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J]
.孔子研究,2011(3):11-19.
被引量:6
9
任剑涛.
重提儒学第三期发展:现代性儒学建构的进路问题[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4):33-39.
被引量:2
10
李翔海.
新心学的理论特色与儒学的现代走向[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41-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陶武.
再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析论[J]
.孔子研究,2010(4):22-29.
2
郭文.
文明对话视域下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说——试论杜维明对儒学的创造转化之途[J]
.孔子研究,2011(3):65-73.
3
刘寒.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述评[J]
.云梦学刊,2018,39(2):24-31.
4
王家明.
突破与对话:论牟宗三与杜维明的“儒学三期说”[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4):8-14.
1
郭文.
文明对话视域下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说——试论杜维明对儒学的创造转化之途[J]
.孔子研究,2011(3):65-73.
2
陶武,陶芬.
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简论[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79-81.
被引量:1
3
陶武.
再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析论[J]
.孔子研究,2010(4):22-29.
4
郑秋月.
杜维明与成中英的儒家核心范畴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4.
被引量:1
5
陈泽环.
儒学创新与人权——关于中国道德史的一点思考[J]
.哲学动态,2014(5):65-70.
被引量:2
6
蒋国保.
傅伟勋堪当现代新儒家论[J]
.现代哲学,2006(6):85-91.
7
杜维明.
儒学创新的契机[J]
.读书,1997,0(9):12-14.
被引量:4
8
孙清海.
普兰丁格的“保证”学说与当代儒学创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3):142-148.
9
张岱年.
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展示——评《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J]
.群言,1995,0(1):32-33.
10
廖晓明,刘海涛.
论公共行政时代行政道德的创造转化与制度塑造[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2):1-5.
被引量:1
孔子研究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