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极地区温度、海冰和臭氧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利用1957~1993年南极及邻近地区温度资料、1973~1992年海冰北界资料和1957~1992年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对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气候变化趋势的时空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其气候系统十分复杂,近35年来的大气温度、臭氧和近20年以来南极海冰的变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多样的.近年来南极温度与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并不一致,这种变化和差异很难简单地用全球温室效应来解释.
作者
周秀骥
陆龙骅
卞林根
贾朋群
张正秋
机构地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7年第4期460-46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85-905资助项目
关键词
南极
温度
海冰
臭氧
气候变化
分类号
P421.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3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52
参考文献
1
1
陆龙骅.矢量场的聚类分析及模糊分类[J]气象学报,1984(02).
同被引文献
293
1
黄洪亮,陈雪忠.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水产科学,2004,11(z1):114-119.
被引量:32
2
严华生,万云霞,程建刚.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Factors and Rainfall in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hip[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5,19(2):253-261.
被引量:7
3
Zhou,Libo,(周立波),Liu,Yu,(刘宇),Zou,Han,(邹捍).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variation over the Arctic Chukchi Sea region in 1999[J]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2002,13(1):75-82.
被引量:3
4
Huang,Yaorong(黄耀荣),Xue,Zhenhe(薛振和).
Analysis of the Sea Fog in the Sea Around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ntarctica[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1,3(1):19-25.
被引量:5
5
刘骥平,卞林根.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ar sea ice and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ver China revealed by using SVD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1999,10(1):53-62.
被引量:4
6
缪群,陈隆勋.
NUMERICAL EXPERIMENTS FOR THE IMPACT OF ANTARCTIC ICE COVER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CLIMATE VARIABILITY[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97,11(1):23-34.
被引量:4
7
陈隆勋,缪群.
NUMERICAL EXPERIMENTS FOR CLIMATE VARIABILITY OF MONSOON UNDER THE UNITED EFFECTS OF ANTARCTIC ICE COVER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96,10(4):387-398.
被引量:2
8
Xie Simei,Hao Chunjiang,Qian Ping and Zhang Lin.
The variation features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Ⅱ)[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1994,13(1):73-84.
被引量:3
9
Ma Yimin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Beijing , 100029.
SIMULATION OF KATABATIC WINDS AT MIZUHO STATION, ANTARCTICA[J]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1992,3(1):25-30.
被引量:3
10
曲绍厚,山内恭.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Greenhouse Effect at Syowa Station (69°00'S, 39°35'E), Antarctica[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1,8(3):363-3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6
1
陆龙骅,卞林根,效存德,武炳义,逯昌贵.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04,62(5):672-691.
被引量:23
2
陆龙骅,卞林根,效存德,武炳义,逯昌贵.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6):743-755.
被引量:12
3
马丽娟,陆龙骅,卞林根.
南极海冰北界涛动指数及其与我国夏季天气气候的关系[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4):568-572.
被引量:9
4
严华生,杨小波,马振锋.
近60年全球大气环流经向模态的气候变化[J]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6):1658-1665.
被引量:3
5
张青松,王勇.
中国南极考察28年来的进展[J]
.自然杂志,2008,30(5):252-258.
被引量:11
6
卞林根,马永锋,逯昌贵,陆龙骅.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地面温度变化[J]
.极地研究,2010,22(1):1-9.
被引量:30
7
卞林根,林忠,郑向东,马永锋,陆龙骅.
南极臭氧洞的影响因子和变化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90-96.
被引量:8
8
陆龙骅,卞林根.
近30年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进展[J]
.极地研究,2011,23(1):1-10.
被引量:20
9
金海涛.
国内外乙醛下游产品的生产开发[J]
.湖南化工,1999,29(6):22-24.
被引量:1
10
陆龙骅,卞林根,张正秋.
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
.极地研究,2011,23(2):82-8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52
1
刘赫威,余为,陈新军,汪金涛,张忠.
南极海冰变动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及空间分布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21(2):187-199.
被引量:7
2
季玉枝,杨小玲,周波涛,徐昕,王元.
基于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平均降水的模拟评估与预估[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2):301-316.
被引量:1
3
傅良,效存德,卞林根,柳景峰.
南极东部高原夏季大气垂直结构分析[J]
.高原气象,2015,34(2):299-306.
被引量:4
4
陆龙骅,卞林根,效存德,武炳义,逯昌贵.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04,62(5):672-691.
被引量:23
5
陆龙骅,卞林根,逯昌贵,何熙雯.
近2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业务进展[J]
.气象,2005,31(1):3-8.
被引量:12
6
康建成,唐述林,刘雷保.
南极海冰与气候[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7):786-793.
被引量:19
7
卞林根,林学椿.
近30年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J]
.极地研究,2005,17(4):233-244.
被引量:30
8
马丽娟,陆龙骅,卞林根.
南极海冰与我国夏季天气的关系[J]
.极地研究,2006,18(1):30-38.
被引量:8
9
李响,张占海,王辉,孙兰涛,吴辉碇.
北极大气边界层初步模拟试验[J]
.极地研究,2006,18(2):75-86.
被引量:5
10
赵平,南素兰.
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6):725-735.
被引量:19
1
贝弗莉·麦克米伦.
蓝色星球[J]
.世界儿童(童话版),2012(4):42-45.
2
美科学家预言南北两极海水将完全消失[J]
.科学时代,2010(5):41-41.
3
艾兰加,刘杰.
坦桑尼亚的地震活动性:在时间,空间,震级和应变释放上的分布[J]
.地震科技情报,1993(8):22-24.
4
董颂声,楼宝棠,龚寿荣,郑建华,李华.
1949 年以来我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活动性[J]
.中国地震,1997,13(3):271-279.
被引量:3
5
张恩世.
高凡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研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20(2):203-208.
被引量:1
6
黄定堂.
江西银山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再认识[J]
.矿产与地质,1999,13(4):199-203.
被引量:8
7
王小春.
川西地区金矿的类型与分布规律[J]
.地质与勘探,2000,36(1):20-22.
被引量:27
8
Michael Wilke,刘洪树,孟金焕.
数据存储系统节省时间、空间和费用[J]
.国外油气勘探,1997,9(2):235-236.
9
赵树森.
时间,空间,星系与人类 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故事[J]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0(5):11-11.
10
夏卫平,张海生,谭见安,陆毅伦.
东南极海硒的形态和分布[J]
.环境科学学报,1996,16(1):30-36.
被引量:3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