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本溪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被引量:3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93,共10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基金
2008年本溪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7
-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0-03-02.
-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2006-12-17.
-
3张正国.努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J].人口研究,2006,30(1):79-83. 被引量:2
-
4郭维明,郭大平.将公共管理的理念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J].人口研究,2006,30(3):84-86. 被引量:9
-
5杨文庄,苏杨,包凤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J].人口研究,2007,31(5):82-91. 被引量:17
-
6钟水映,李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长效机制及政策体系探讨--基于微观激励机制设计视角[J].人口研究,2008,32(2):91-96. 被引量:11
-
7黄海霞.嘹望.引导农民自觉生育奖励制度有望全国推行.中国人口网,2007-02-25.
二级参考文献29
-
1胡冶岩.论行政领导的公共服务理念及其变革[J].党政干部学刊,2004(7):4-7. 被引量:10
-
2孔靓,柳彩莲.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务超市”的兴起与发展[J].兰州学刊,2004(4):47-48. 被引量:3
-
3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4(9):48-53. 被引量:42
-
4于学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2):23-25. 被引量:12
-
5钟庆才.和谐与创新: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建设的理性思考[J].人口研究,2006,30(3):78-83. 被引量:5
-
6郭维明,郭大平.将公共管理的理念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J].人口研究,2006,30(3):84-86. 被引量:9
-
7秦仕连.惠民政策的边际效应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8):26-28. 被引量:8
-
8周丽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实际的理论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4):24-28. 被引量:7
-
9蒋正华.新时期人口政策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06(6):2-6. 被引量:19
-
10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2):1-2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35
-
1包凤云.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问题初探[J].人口研究,2006,30(6):89-92. 被引量:8
-
2杨文庄,苏杨,包凤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J].人口研究,2007,31(5):82-91. 被引量:17
-
3陆杰华,杜鹏,杨文庄.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点的调查与思考——以百万人口大县为例[J].人口研究,2007,31(5):92-96. 被引量:4
-
4苏杨,杨文庄.对我国基本国策若干基本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15):2-11. 被引量:4
-
5苏建明.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 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四川省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调查与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3):20-24.
-
6钟庆才.人口计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J].人口研究,2008,32(3):79-81. 被引量:3
-
7尹德挺,苏杨,吴新华.惠民背景下农村计生政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新视野,2008(4):19-21. 被引量:4
-
8陈卫,邬沧萍,于学军.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人口[J].人口研究,2008,32(5):32-40. 被引量:7
-
9苏杨,尹德挺.我国基本国策的实施机制:面临问题及政策建议[J].改革,2008(2):5-15. 被引量:18
-
10崔树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一项基于900份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1):19-24.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62
-
1党小清,姚宗桥.全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现状和问题[J].人口研究,1995,19(1):29-35. 被引量:5
-
2周丽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实际的理论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4):24-28. 被引量:7
-
3翟德祥,陈兴栋.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实行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48-50. 被引量:6
-
4石人炳,赵二影.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评估与建议[J].人口学刊,2007,29(2):59-64. 被引量:19
-
5李万郴.其它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人口研究,2007,31(4):80-83. 被引量:14
-
6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R].2007.
-
7苏州市《职工子女医药费用补助暂行办法》.
-
8李建民.中国的人口转变完成了吗?[J].南方人口,2000,(2).
-
9尹豪,徐剑.“大连市生育成本调查”结果分析[J].人口学刊,2008,30(1):15-18. 被引量:12
-
10杨菊华.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定性和定量分析[J].人口学刊,2008,30(1):19-2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王存同.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现状调查与思考[J].西北人口,2011,32(3):112-116. 被引量:5
-
2乐昕.男性生育率:我国人口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人口与发展,2012,18(2):26-32.
-
3姚圆圆.我国的生育率转变与经济发展[J].经济视角(下),2013(1):133-134. 被引量:1
-
4徐玮,田艳平,石智雷.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J].南方人口,2013,28(2):1-9. 被引量:3
-
5杨云彦,李波平.普惠型公共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湖北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4):103-109. 被引量:6
-
6孙建明,梅红.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政策融合之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3,19(4):108-112. 被引量:2
-
7张洪香,张成武.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利益导向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长安学刊,2014(1):138-142.
-
8张成武,张洪香.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利益导向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70-73. 被引量:1
-
9陈宁.“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完善[J].人口与社会,2017,33(2):94-101. 被引量:2
-
10缪凌艳.针对新时期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评估探析[J].才智,2015,0(35):291-291.
-
1图片报道[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2).
-
2刘志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讨[J].商情,2014(18):198-198.
-
3倪任俺.可行性研究报告主体内容的写作[J].秘书之友,2001(6):18-18.
-
4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甘肃计生利益导向示范区首推农村两户幸福计划[J].领导决策信息,2011(29):22-23.
-
5谭江蓉,杨云彦.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回顾与前瞻[J].人口与发展,2012,18(3):41-49. 被引量:8
-
6高莉娟,翟振武.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利少导”现象例析[J].人口学刊,2008,30(3):54-57. 被引量:12
-
7徐乐军.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二级秘书考证业绩评审科目辅导之三[J].秘书之友,2014,0(6):33-37.
-
8宋立国.怎样写可行性研究报告[J].秘书,2000(12):28-29.
-
9曾利明.中国计划生育奖励标准将提至每人每月60元[J].中国社会导刊,2008(32):6-7.
-
10王锐.全力推进示范市建设 着力增强计生家庭发展能力[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