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十年的思与想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反思三十年的文艺经验,从理论上认识和解决当前文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刊编辑部于2008年11月1日在北京召开"文艺的当代性:改革开放三十年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致词,来自在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二十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组笔谈是在会议发言基础上编辑而成。
作者
孙郁
机构地区
鲁迅博物馆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26,共4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文化变迁
观念演变
当代文化
鲁迅
研究室
研究史
个人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新宇.
鲁迅人学思想论纲(一)[J]
.鲁迅研究月刊,1999(3):5-13.
被引量:20
2
易竹贤.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工作评介[J]
.江汉论坛,1981(3):68-72.
被引量:2
3
朱文华.
鲁迅研究史的六个阶段[J]
.江汉论坛,1982(1):54-59.
被引量:2
4
刘泰隆.
鲁迅研究七十年(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5(2):1-10.
被引量:4
5
王富仁.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一)[J]
.鲁迅研究月刊,1994(1):31-40.
被引量:4
6
林非.
鲁迅的文学启蒙思想[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3):25-35.
被引量:1
7
吴俊.
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梁》[J]
.当代作家评论,1987(5):97-102.
被引量:4
8
陈梦熊.
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J]
.鲁迅研究动态,1986(12):39-42.
被引量:17
9
吴义勤.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93-113.
被引量:58
10
莫言.
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
.当代作家评论,2002(1):4-9.
被引量:196
引证文献
2
1
宋声泉.
两段被忽略的文字——重谈鲁迅研究的先声[J]
.鲁迅研究月刊,2010(11):70-72.
2
李徽昭,李继凯.
论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9):133-1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姜振昌,薛淼,陶秋红.
2014年中国鲁迅研究[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4):27-37.
2
胡学敏.
建构女性自我存在的空间——以莫言和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女性为中心[J]
.当代文坛,2016(2):85-89.
被引量:8
3
隋雪纯.
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女性的艰难转型——《伤逝》中子君命运的时代意蕴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4):45-47.
4
王爱红,李继凯.
论莫言小说中的母亲类型及其叙事功能[J]
.长江学术,2018(1):64-69.
5
李晓红.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叙事[J]
.作家,2015,0(2X):29-30.
1
吴志昆.
当今诗坛管窥[J]
.吉安师专学报,1989(2):30-35.
2
张乃午.
作家·文本·读者:当代文学观念演变三部曲[J]
.文学界(理论版),2010(9):203-204.
3
沈燕.
浅析存在主义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55-56.
4
高明霞,包兴星.
新时期内蒙古散文批评的美学观念演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5):107-112.
5
彭国亮.
由中国文学目录看中国古典小说观念的演变[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30(6):9-12.
6
张永泉.
鲁迅研究史上的一部力作——重读《鲁迅与中国文化》[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10.
7
汪洋.
全球化语境下对鲁迅的跨文化研究——以日本为例[J]
.采写编,2016,0(1):198-199.
8
李联君.
论影响近代小说观念演变的因素[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71-76.
9
吴雪丽.
论新时期小说中「人」的观念的演变[J]
.青海社会科学,2002(5):65-69.
10
叶云佳.
艺术的“再现”和“表现”——中西方艺术本体论的观念演变及差异评述[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5-38.
被引量:1
文艺研究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