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共2页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同被引文献10
-
1黄枬森.唯物史观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J].哲学研究,1997(4):3-10. 被引量:10
-
2郏斌祥.科学文化观的兴起[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11(5):9-16. 被引量:6
-
3曹威麟,张丛林,袁国富.论中国创业文化的振兴与繁荣[J].江淮论坛,2002(5):40-44. 被引量:30
-
4李宝艳.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探索[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3):7-9. 被引量:6
-
5张容南,卢风.消费主义与消费伦理[J].思想战线,2006,32(2):1-6. 被引量:18
-
6张少锋,郑建明.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J].情报科学,2007,25(1):42-46. 被引量:7
-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
8谢宝荣.化解相煎之急 挖掘同根之源——寻求计算机教育的工具论与文化观科学发展之路[J].计算机教育,2009(16):178-180. 被引量:1
-
9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7):118-122. 被引量:19
-
10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34-40. 被引量:52
-
1徐昕.科学史视野下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5):121-123.
-
2吴运亮.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社会依附的转向[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0):23-24.
-
3石勇.我们还需要人文知识分子吗?[J].南风窗,2015,0(13):88-91.
-
4周林东.对科学主义的批评要慎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2):10-11. 被引量:2
-
5杜桂萍.社会科学期刊的困惑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17-119.
-
6仇蓓蓓.电视新闻走向何方——从两大集团的新闻竞争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J].视听界,2003(4):64-65.
-
7柯诗(供稿).科学史上不为人知的往事[J].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2009(9):39-40.
-
8黄蓉芳,刘从德.新文化运动的先声:早期鲁迅科学观解读[J].求索,2008(3):91-93. 被引量:2
-
9毛天虹.创造学视野下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51(4):42-45. 被引量:1
-
10胡守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地理教学,2009(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