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传染源种类及隐性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为查清临沭县流行性出血热(EHF)传染源种类,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县防疫站于1999~2002年对鼠类带EHF病毒率和正常人群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疫区的6个鼠种均带有EHF病毒,冬季野外鼠种带毒率各年度平均为4.7%,春季室内鼠种带毒率各年度平均为8.9%,野外、室内各主要宿主动物的带毒率逐年增高,病人也明显增多,证明主要传染源带病毒的高低对该地区EHF流行起重要作用。隐性感染调查证明,不同职业人群的隐性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病人家庭成员为最高,从事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最低。结论健康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对病家周围一定范围内进行疫源地灭鼠灭螨净化处理,及时消灭传染源,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 景善鹏
出处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2期916-917,共2页 Journal of Medical Pest Contro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云,赵学忠,吴光华,沈建忠,张炳根,鲍明荣.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主要传染源及其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4,5(4):272-276. 被引量:1
  • 2张云,陶开华,赵学忠,吴光华,姜克俭.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28(3):132-135. 被引量:22
  • 3宋干.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 4陈化新.流行性出血热.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298.
  • 5李法卿.革螨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6,7(4):200-200.
  • 6姜克俭.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传播媒介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4(3):121-121.
  • 7吴光华.在农场灭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效果及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7,:125-125.
  • 8孟阳春,蜱螨与人类疾病,1995年,169,227页
  • 9陈化新,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1995年,298页
  • 10姜克俭,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年,4卷,特刊3期,121页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