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语过去时态非过去时间指向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态的传统定义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但该定义不能解释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英语中动词过去时态与时间错位的现象。用心理认知和隐喻理论来研究过去时态的非时间指向的性质,揭示其发生机制,以期为英语时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
马越
机构地区
广东惠州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4-56,共3页
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关键词
过去时态
心理距离
隐喻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2]Langacker,R.W.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J].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1,5(2)
2
[3]Taylor,J.R.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
[4]Ungerer,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
[5]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
易仲良.
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J]
.外国语,1987,10(1):18-21.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43
1
易仲良.
论英语动词情态语法范畴[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4-8.
被引量:18
2
赵莉,黄娟.
距离性——过去时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6):60-64.
被引量:3
3
唐文杰.
论英语动词的时态[J]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3):321-324.
4
刘祥清,晏小花.
英语常用时态的区别及直观图示[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74-76.
5
易仲良.
“M(-ed)+ -Ф”的运用[J]
.外国语,2000,23(5):33-40.
被引量:1
6
陈敏哲.
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拓展的隐喻化过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47-151.
被引量:9
7
赵海萍.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与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27(4):324-327.
被引量:1
8
谢章华,龚芳.
英语动词过去时的认知解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6):40-41.
9
宋欢.
英语时态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2-95.
被引量:3
10
李卫清.
虚拟结构——过去时的隐喻化[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102-10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孙琳,邓克凤.
现在时的情态隐喻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8(9):123-123.
被引量:2
2
谢应光.
英语现在完成体的认知阐释[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5(6):22-27.
被引量:6
3
丁学军.
英语动词的时体与心理距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116-117.
被引量:2
4
周立华.
英语一般现在时的人际意义[J]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3):67-6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臧永红.
英语广告时态及其社会心理效应[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30(4):84-86.
2
徐佳.
信息包装构式视域下英语叙事诗体时态语用变异研究——以《古舟子咏》为例[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38(2):72-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韩欣桂.
构式语用观视阈下英语语法教学[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3):125-128.
被引量:2
2
陈菁.
《古舟子咏》韵律、主题及写作手法赏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11-14.
1
论现代维吾尔语动词体的范畴[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维吾尔文),2009(3):13-19.
2
王林哲.
“着”与“下去”的时间指向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4(1):7-11.
3
赵琳.
副词“再”、“又”所指时域特例的分析对比[J]
.文学与艺术,2010(2):38-39.
4
舒邦新.
“前”“后”的时间指向及其构成机制[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4):51-56.
被引量:5
5
王灿龙.
“前、后”的时间指向问题新探[J]
.当代语言学,2016,18(2):176-193.
被引量:18
6
尚新.
汉语时体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献疑及对策[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1):49-54.
被引量:6
7
刘哲.
汉语“前”“后”的时间指向及其不对称的成因[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5(2):62-67.
被引量:4
8
蔡淑美.
现代汉语“前、后”时间指向的认知视角、认知机制及句法语义限制[J]
.当代语言学,2012,14(2):129-144.
被引量:34
9
尚新.
体义相交理论:汉语体标记的时间指向功能[J]
.语言科学,2005,4(5):71-77.
被引量:4
10
徐英平.
俄汉语“前、后”在时间域的表征错合[J]
.外语研究,2008,25(2):45-48.
被引量:2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