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儿转运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在本地区内推广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转运的68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转运成功率、转运途中死亡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分别为100%、0、86.76%、7.35%。结论: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对危重新生儿实行有效的转运,能够有效地对危重新生儿进行实时的抢救,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
罗孝华
李兵飞
谢鸿翔
机构地区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3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转运
危重症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73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1
马玲,叶丽华.
6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监护[J]
.护理研究,2004,18(10):1745-1746.
被引量:11
2
张萍,宋健美,冷富华.
早产儿急救转运途中的护理[J]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1):84-84.
被引量:3
3
余章斌,蒋犁,乔立兴,黄莉,郑意楠,李海浪,唐洪丽.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建立的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6):336-337.
被引量:20
4
纪霞,林秀贤.
危重新生儿转运存在的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J]
.护理学报,2006,13(4):34-35.
被引量:6
5
A C Fenton,A Lesile.who should staff neonatal transport teams?Early Human Development,2009,85:487-490.
6
姚庆云,肖敏,张德生,林霞,王瑞芬.
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4):335-336.
被引量:14
7
Westorpe C,Roberts N,Niehani S,et al.Experience withmobile inhaled nitric oxide during transDort of neonates and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in sufficiency to an extracorporealmembFane oxygenation center.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04
8
封志纯.
高危新生儿的转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5-8.
被引量:38
9
周晓光.
新生儿转运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意义(附164例临床分析)[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5(1):11-13.
被引量:9
10
刘洁清.
急危重新生儿的转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110-11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聂春霞.
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实践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88-88.
被引量:1
2
杨庆,张冬梅.
危重新生儿转运体会[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696-697.
3
汪秀凤,芦玮玮.
早产儿转运过程中监护及护理的临床意义[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75-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龚辉林.
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
.药物与人,2014,27(6):66-66.
2
韦丹.
早产儿转运中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早产儿临床意义及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2015,17(7):1159-1160.
3
张静.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对早产儿转运过程中交接缺陷率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9):115-116.
被引量:1
4
盛小丽,金利萍,蒋艳.
51例危重心脏病患儿院内安全转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11-12.
1
陈克正.
建立我国的新生儿转运系统[J]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8):527-528.
被引量:67
2
柴斌英,钱锋,王海英,王伟.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疗[J]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60-62.
被引量:5
3
聂春霞.
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实践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88-88.
被引量:1
4
徐巍,穆志红,武辉.
吉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现状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07-5510.
被引量:5
5
王强,周翔,丁刚,麻莉,吕深,陈诚,黄从付,韩静.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1):43-44.
被引量:3
6
方葆华,蒋江徽.
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4):286-288.
被引量:4
7
赵群英,高京成.
对高血压、冠心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和治疗的方案[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4,2(2):60-61.
8
宁月.
新生儿转运340例体会[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5):93-93.
被引量:2
9
速读[J]
.中国医院院长,2017,13(1):10-11.
10
刘阳,巨容.
新生儿转运系统分析及建议[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051-1052.
被引量:2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