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近几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并且突出表现在那些专业、院校处于劣势的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上。对于这些易遭受就业排斥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方面责无旁贷。
作者
丁振国
赵频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3-34,51,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
就业能力
高校
大学生群体
就业难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1
刘余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3):200-202.
被引量:26
2
肖云,杜毅,刘昕.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
.高教探索,2007(6):130-133.
被引量:124
3
王颖.基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研究[D].全国优秀硕士论文,2006.
4
徐涌金,高秋艳.
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4):108-110.
被引量:54
5
刘冰 段艳林 程焕章.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6
白玉芳.
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利用与开发[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9(6):81-8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万森林,张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37-39.
被引量:33
2
谢志远.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0-92.
被引量:292
3
王定华.
美国高中课程改革考察与分析[J]
.教育研究,2007,28(3):77-82.
被引量:9
4
燕国材著.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5
董光壁.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关于创新能力的对话[N].中国青年报,2000-07-09.
6
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7
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林南,俞弘强.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2):46-59.
被引量:150
10
赵延东.
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J]
.国外社会科学,2003(3):54-59.
被引量:121
共引文献
200
1
王立军,董冶.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0(14):150-150.
被引量:1
2
刘霏.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0(6):66-70.
3
陈新亮,王立华.
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选择[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95-100.
被引量:2
4
李慧玲,王卫平.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分析[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5):24-27.
被引量:1
5
高举学.
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J]
.成功,2010(6):189-190.
被引量:3
6
胡家保.
如何增强工科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2):146-148.
被引量:5
7
张迎春,赵建锋.
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6):126-127.
被引量:14
8
陈惠敏.
提高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
.科技信息,2013,0(34):149-149.
被引量:2
9
王中.
高校管理学科毕业生就业力的内涵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8(5):145-147.
被引量:1
10
李小兰.
对经济转型期就业问题的思考[J]
.理论探索,2007(3):98-10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6
1
毛琪,李思聪.
女研究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管理学刊,2009,22(3):30-31.
被引量:4
2
庞春祥.
关于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15(2):8-10.
被引量:7
3
高慧.
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J]
.西北人口,2001,22(4):4-7.
被引量:5
4
谢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95-97.
被引量:28
5
刘文,周立群.
扩招引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41-44.
被引量:3
6
王晓丽,邓华陵,张有明,张喜爱,张有俊.
加入WTO我国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及高校对策[J]
.未来与发展,2005,26(2):59-62.
被引量:2
7
岩磊.
浅谈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3):131-131.
被引量:34
8
宋荣绪.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6(20):56-57.
被引量:67
9
张庆霞.
影响高校生源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5):110-111.
被引量:16
10
廖昌荫.
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目标和对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6):13-1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6
1
魏兴福.
PDCA模式在《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3):101-104.
被引量:3
2
王会明.
论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8-19.
被引量:2
3
王志刚,郝利君.
大学生“非理性”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2009(4):104-104.
4
王会明.
关于构建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J]
.经济师,2009(6):125-126.
被引量:5
5
龙伟忠.
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生多元智能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9(17):102-103.
被引量:4
6
李蕙羽.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新探[J]
.教育与职业,2009(33):164-166.
被引量:1
7
谢佳奇,李文静,刘宇.
“标本兼治”——提升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1):16-19.
被引量:3
8
张少颖,刘禹,段江莲,徐建国,于有伟.
PDCA模式在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10,13(4):42-44.
被引量:8
9
唐雪松,张奎.
论大学生的交际心理与成功就业[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3):72-76.
10
耿广汉.
浅谈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80-18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魏兴福.
PDCA模式在《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3):101-104.
被引量:3
2
李鑫,叶振合.
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成功,2013(2):6-7.
被引量:3
3
李滔.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教育策略研究综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9):73-74.
被引量:1
4
张志萍.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40-41.
被引量:2
5
刘姬艳,王利琳.
PDCA法在植物生理开放性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
.实验室科学,2011,14(3):63-65.
被引量:2
6
洪波.
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2011(19):223-225.
被引量:5
7
刘文敏,张天会,付宏才,商茹,黄云战.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提升农科院校工科学生就业能力[J]
.价值工程,2011,30(27):225-226.
8
郑罡.
蜂学专业毕业生提高就业率初探[J]
.文教资料,2011(34):212-213.
9
成永志.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教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141-142.
被引量:1
10
李琳.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初探[J]
.消费导刊,2012(2):149-149.
1
薛在兴.
就业排斥还是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障碍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8-62.
被引量:12
2
何涛,宫照军.
对社会排斥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9(11):145-146.
被引量:4
3
孙凯军.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
.文教资料,2011(7):198-199.
4
李全文.
大学生弱势群体类型与权利社会实现[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1):169-170.
5
倾情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J]
.三农中国,2005(6):12-14.
6
薛在兴.
就业排斥还是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障碍分析[J]
.教育科学文摘,2008,27(1):80-80.
7
罗国斌.
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简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47-48.
被引量:5
8
肖云,邹力.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9(7):80-83.
被引量:24
9
肖云,邹力.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
.职业时空,2009,5(5):3-5.
被引量:9
10
赵频,丁振国,马向平.
大学生就业排斥与政府责任[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06-109.
被引量:14
中国高等教育
200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