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资源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型的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提出了资源型大学和创新型大学的概念,并阐述了由资源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变的对策。
作者
王庆玲
柏昕
机构地区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
空军航空大学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年第6期15-18,67,共5页
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研究课题"从资源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变研究"(课题批准号:06ALL220030)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资源型大学
创新型大学
转型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1
赵丹龄.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及其大学分类法[J]
.中国高等教育,1999(18):31-32.
被引量:12
2
林莉.
从学术到市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价值取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6-11.
被引量:4
3
[4]孟虹.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在集权与分权问寻找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6-08-18.
4
杨磊.
英国大学教育[J]
.大学时代(B版),2006(8):52-53.
被引量:1
5
齐涛.从大学功能看高等学校的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6-10-27.
6
王树国.
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3-5.
被引量:2
7
[8]田建国.从四性到五化:现代大学理念的完善与延伸[N].中国教育报,2006-07-31.
8
李斌,张景勇.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6(2):4-5.
被引量:1
9
马陆亭.如何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10-16(4次).
10
[20]卧松译.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孩子情商越高成绩越好[N].中国教师报,2006-06-1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G.Altbach)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比较高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赵丹龄.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及其大学分类法[J]
.中国高等教育,1999(18):31-32.
被引量:12
3
潘懋元,吴玫.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03,1(3):5-9.
被引量:578
4
陈厚丰.
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1):47-49.
被引量:85
5
曹赛先.
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11-1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8
1
林莉.
从学术到市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价值取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6-11.
被引量:4
2
郑桂珠.
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法及其变革特点[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5):39-43.
被引量:4
3
施雨丹.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及其对策[J]
.高教探索,2007(2):35-38.
被引量:11
4
任长印.
高校分类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动因和对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2):55-58.
5
杨宗仁,李学民.
卡内基高校分类法及其演变[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30-34.
被引量:2
6
胡成武,谭艳萍,何国旗,明兴祖.
构建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22(2):101-103.
被引量:19
7
傅裕贵,秦长平,孙站成,许炎生.
农业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证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实践为例[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3):131-135.
被引量:1
8
罗佑新,车晓毅,廖德岗,肖伟跃,何哲明.
高校机械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要求的探讨[J]
.装备制造技术,2008(11):134-136.
被引量:9
9
罗佑新,车晓毅,廖德岗,肖伟跃,何哲明.
培养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三三五”教学模式[J]
.装备制造技术,2009(4):181-182.
被引量:1
10
孔繁森.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5):40-42.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23
1
黄学茭.
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大学发展探析[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101-104.
被引量:4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杨,何晋秋.中国未来与高校科技创新201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OECD. The Growth of Cross - Border Education [ A]//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2002. Paris: Author, 2002: 89-116.
5
教育部直属高校2008年基本情况统计汇编[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9-52.
6
2011-2012世界大学排名[EB/OL].(2011-10-15)[2012-08-03].http://wenku.baidu.corn/view/99a9533243323968011c9266.html.
7
冯倬琳,程莹,刘念才.关于提高我国一流大学学科国际竞争力的建议[R].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咨询报告,2010.
8
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09-12(7).
9
孔寒冰,陈劲.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冯倬琳.期待大学校长"职业化"转型[N].科学时报,2011-08-12(B4).
引证文献
4
1
张忠迪.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校责任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9):96-99.
被引量:5
2
张忠迪.
比较视角下的我国一流大学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2013(1):44-50.
被引量:4
3
程德慧.
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分析[J]
.河南农业,2013(8):4-6.
4
何林智.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农村创业兴趣阻碍因素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40-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何丽君.
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
.教育评论,2014(10):3-5.
被引量:9
2
张洪剑,刘素娟,李明.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高校作用与发展探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6):46-49.
被引量:1
3
林飞,刘玉琴.
“五位一体”语境下中原经济区山东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99-13100.
被引量:1
4
张涛.
独立学院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途径[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0):14-16.
5
田贵芝.
我国世界性一流大学建设的两个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2015(3):143-144.
6
任爱莲.
推动河南省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59-62.
7
吴越,吴鹏.
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策略分析——以市场机制引入为视角[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8):36-40.
8
赵美玲,李小静.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及实现路径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6,37(9):103-108.
被引量:12
9
张忠迪.
河南省高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路径研究[J]
.创新科技,2018,18(7):19-21.
10
胡波,邱磊,张音,刘志斌.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管理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20(5):53-59.
被引量:4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