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黄石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导产业能够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在研究黄石市主导产业定位问题时,必须考虑武汉"8+1"城市圈内的产业发展状况。地区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很多,基于黄石工业现状,采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筛选出黄石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圈中某些与黄石有关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应该初步确定制造业为黄石市的主导发展产业。
作者
聂亚珍
机构地区
湖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黄石市
波士顿矩阵
主导产业
产业定位
分类号
F29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炜,王莉.
中国县域经济块状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8(3):107-111.
被引量:3
2
黄信灶,行金玲.
波士顿矩阵在区域产业选择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08(2):158-159.
被引量:19
3
柳中杰.
小城镇分化现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发[J]
.社会主义研究,2008(2):82-84.
被引量:6
4
罗曦,郑伯红.
波士顿矩阵法在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以湖南华容县为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94-95.
被引量:3
5
张小青.
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生成机制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5-128.
被引量:4
6
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公告.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丁伟琼,王利民.
试论费孝通的城镇化思想[J]
.社会,2004,24(11):14-16.
被引量:6
2
顾军廷.
新形势下农民进镇落户状况的问题思考——基于浙江、山东、江苏四镇的调查[J]
.社会,2004,24(12):7-9.
被引量:5
3
赵其国,潘雄锋.
密切值法模型在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4):136-138.
被引量:4
4
封寅芳.
县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J]
.当代广西,2005(22):56-56.
被引量:1
5
任登峰,郑林.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工业园为例[J]
.热带地理,2005,25(4):361-366.
被引量:3
6
徐勇.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社会主义研究,2006(1):3-8.
被引量:141
7
刘明贵.
基于市场机制的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培育[J]
.改革与战略,2006,22(7):20-23.
被引量:3
8
张小青.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6(8):140-141.
被引量:3
9
曾忠禄.
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J]
.南开经济研究,1997(1):69-73.
被引量:95
10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1-103.
共引文献
28
1
张小青,胡莉红.
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及政府行为[J]
.改革与战略,2008,24(2):79-81.
被引量:13
2
王树华,张平.
西藏产业结构优化与主导产业选择[J]
.西藏研究,2008(4):104-110.
被引量:4
3
郭巍,余际从.
广东省工业行业竞争力研究[J]
.当代经济,2009,26(3):102-104.
被引量:1
4
肖晓,覃建雄,高增安.
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区旅游深度开发建议[J]
.当代经济,2009,26(4):104-106.
被引量:4
5
任真.
波士顿矩阵在韩国技术选择中的应用及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6):8-10.
6
卢道典,袁中金.
苏南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整合模式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09,27(4):31-35.
被引量:7
7
王波.
定西马铃薯产业“块状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启示[J]
.甘肃科技,2010,26(15):1-2.
被引量:1
8
黄满盈,邓晓虹.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2010(5):74-90.
被引量:9
9
徐丛春,宋维玲,李双建.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特区经济,2011(2):35-37.
被引量:22
10
张鹏,杨青山,王晗.
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4):599-60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5
1
张魁伟.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5):48-50.
被引量:4
2
刘伟.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31-135.
被引量:83
3
王树华.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江西主导产业选择[J]
.企业经济,2010,29(7):119-121.
被引量:7
4
黄庆华,周志波,刘晗.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4(6):92-101.
被引量:99
5
杨荫凯.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庆定位与策略[J]
.改革,2014(6):17-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王傲雪.
论长江经济带地区中心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
.商,2015,0(5):248-248.
1
戴欢欢.
湖北省区域发展的差距与整合——以武汉8+1城市圈为例[J]
.经济论坛,2009(20):85-87.
被引量:1
2
伍学贵.
加快工业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1):107-108.
被引量:1
3
黄陆军.
钢铁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J]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6(3):12-13.
4
李海斌,王琼海.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局限、修正及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3):199-199.
被引量:14
5
李翼风.
武汉8+1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障碍因素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9(7X):43-44.
6
闻新燕.
构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J]
.会计之友,2008(32):41-42.
被引量:14
7
艾婧.
关于武汉“8+1城市圈”中的农民工转型问题的研究——以孝感市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87-89.
8
钱昱朋,周海琼.
武汉“8+1”城市圈综合竞争力研究[J]
.中国商贸,2012,0(06X):240-241.
9
丁孝芹,常惠强.
如何扩大家电产品对埃及的出口[J]
.中国检验检疫,2002(9):45-46.
被引量:1
10
金波.
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其企业对策思考[J]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3):34-34.
江汉论坛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