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化工设计》
CAS
2008年第6期3-6,共4页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潘连生.煤化工的发展要认真转变增长方式(上)[J].煤化工,2004,32(5):1-5. 被引量:4
-
2潘连生.煤化工的发展要认真转变增长方式(下)[J].煤化工,2004,32(6):1-3. 被引量:5
-
3潘连生.从实践中学习大型煤化工[J].煤化工,2005,33(2):1-2. 被引量:5
-
4章荣林.对壳牌干法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技术的评述[J].氮肥与甲醇,2006,(2).
-
5章荣林.对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技术的评述[J].氮肥与甲醇,2006,(6).
-
6王洪金.煤气化技术及其进展概述[J].中国化工信息,2006,(44).
-
7俞珠峰.从替代燃料的生产看中国未来煤炭工业的发展[J].氮肥与甲醇,2006,(6).
-
8潘连生.重大装备国产化是政府导向行为[N].人民日报,2003(10)
-
9唐宏青.碳-化工新技术概论[M].成都:氮肥与甲醇编辑部,2006.12.
-
10章荣林.对GSP干法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技术的评述.氮肥与甲醇,2006,1(3):9-12.
共引文献18
-
1潘连生.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J].煤化工,2008,36(5):1-4. 被引量:2
-
2李小红,姚润生,李凡.适宜“三高”煤利用的煤气化技术探讨[J].现代化工,2009,29(S1):234-236. 被引量:8
-
3潘连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促进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中国煤炭,2007,33(2):5-10.
-
4潘连生.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促进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煤化工,2007,35(1):1-6. 被引量:14
-
5潘连生.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化学工业,2007,25(2):13-19. 被引量:2
-
6边书田.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简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264-265. 被引量:3
-
7潘连生.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J].化工设计,2009,19(6):3-9. 被引量:1
-
8潘连生.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J].煤化工,2010,38(1):1-6. 被引量:20
-
9罗进成,门长贵,贺根良,韦孙昌.基于焦化工艺的焦炭-甲醇-清洁燃料油联产系统初探[J].现代化工,2010,30(12):69-72. 被引量:4
-
10马宁.降低气化用煤的灰熔点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2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7
-
1徐振刚,陈亚飞.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8):6-12. 被引量:31
-
2李好管.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J].煤化工,2006,34(5):1-9. 被引量:12
-
3周学双,赵秋月.对我国煤炭利用与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保思索[J].中国煤炭,2009,35(11):106-109. 被引量:37
-
4林长平.中国煤制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4):22-28. 被引量:23
-
5武鹏,吴秀章.浅析煤化工对我国能源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J].煤质技术,2010,25(4):45-48. 被引量:13
-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J].煤化工,2011,39(2):57-58. 被引量:3
-
7徐振刚.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J].洁净煤技术,2002,8(2):5-7.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冯益民.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现代化工,2012,32(11):1-4. 被引量:11
-
2漆宏达,王志坚,王林.新疆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必然性和趋势分析[J].管理观察,2013(25):184-185.
-
3菅青娥.发展煤制油产业在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意义评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4,0(10):67-69.
-
4菅青娥,刘虎在.在内蒙古发展间接液化煤制油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化工,2015,35(1):15-17. 被引量:3
-
5张勇.基于AHP法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投资决策分析[J].煤炭工程,2015,47(5):146-148. 被引量:1
-
6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马秀娟,张晓剑.金融支持煤焦化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思考[J].北方金融,2015(7):100-103.
-
7张秀娟,王振卿,郭永梅,张晓剑.金融支持煤焦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以乌海市为例[J].华北金融,2015(9):34-37.
-
8孙盛杰.煤化工造气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36-36. 被引量:1
-
9宋艳.我国新型煤化工企业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6):84-88.
-
10李建梅.浅谈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35-35. 被引量:6
-
1瑞典:修订在某些情况下与处理、进口和出口化学产品相关的禁令等法令(1998:944)[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9,29(7):36-36.
-
2刘燕.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5(5):225-225.
-
3易春阳,邵瑛,陈奉文,谭均云,李翠兰.煤炭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0(12):57-61.
-
4何艳丽.哈萨克斯坦与乌吉两国的经贸合作[J].中亚信息,1997,0(2):4-5.
-
5任宪章.抓改革、靠科技、搞好国企──朔州市王坪煤矿实践谈[J].改革先声,1997(5):41-43.
-
6李永青,张婉荣.对山西省战略产业选择的思考[J].太原科技,2003(2):14-15. 被引量:1
-
7陶克图.“兴工强县”——平罗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J].宁夏画报,2008,0(2):60-63.
-
8西部大开发给延安带来巨大变化[J].共产党员,2010(10):25-25.
-
9潘连生.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J].西部煤化工,2009(1):13-16. 被引量:4
-
10袁毅.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3(22):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