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板法”防治茶园病虫害效果初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实验对黄板防治茶园病虫害效果进行了初探。试验结果表明:黄油和机油混合涂粘虫效果优于纯黄油和纯机油,且机油:黄油=7:3的效果最好,每块黄板粘虫约为340头,且有效期最长。对黄板高度筛选时发现,黄板略高于茶树篷面时的效果最优。
作者
胥伟
陈智雄
蒋恩义
蒲柯璇
黄烈平
范冬梅
齐桂年
机构地区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6期33-34,共2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关键词
茶园
病虫害
黄板
效果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6
参考文献
1
1
章德纲,何金旺.
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5-1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丁丽芬,马巾媛,熊昌云,吕永康,肖时英.
普洱市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3):135-136.
被引量:4
2
丁丽芬,马巾媛,吕永康,熊昌云,高玉玺.
普洱市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J]
.热带农业科技,2014,37(2):11-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3
1
蒋宗孝,林森知,魏荣源,连东英,高丽娥,邱雪清.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4,32(z1):87-90.
被引量:29
2
黄功标.
GIS支持下茶园土壤适宜性评价的技术[J]
.福建茶叶,2005,28(1):20-22.
被引量:17
3
方杰.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乡镇经济,2005,21(7):33-35.
被引量:10
4
周旭,安裕伦,杨广斌,金光华,姜鑫.
RS、GIS支持下都匀毛尖茶种植适宜地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10-14.
被引量:13
5
曾明森,刘义平,郭淑珍,吴光远.
“施多好”牌农达有机肥茶园应用效果报告[J]
.茶叶科学技术,2005(4):23-26.
被引量:2
6
邱宝利,任顺祥.
利用黄板监测烟粉虱及其寄生蜂的种群动态[J]
.昆虫知识,2006,43(1):53-56.
被引量:16
7
金志凤,封秀燕.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J]
.茶叶,2006,32(1):7-10.
被引量:46
8
王开荣,张国平,李明,林伟平,方乾勇,杜颖颖,俞茂昌,梁月荣.
新梢白化系列茶树新品系性状比较研究[J]
.茶叶,2006,32(1):22-24.
被引量:26
9
韦静峰.
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J]
.广西农学报,2006,21(1):6-9.
被引量:12
10
徐金汉,关瑞峰,李春光,黄鹏,关雄.
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4):315-319.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7
1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J]
.茶叶科学技术,2010(2):4-6.
被引量:31
2
葛晋纲,刘海洋.
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3659-13662.
被引量:18
3
肖晓华,吴洪华,刘春,杨昌洪,何杏艳,刘晓莉.
太阳能杀虫灯在粮油基地的应用效果[J]
.植物医生,2013,26(1):36-38.
被引量:1
4
王蓉.
不同色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J]
.植物医生,2013,26(1):39-39.
被引量:6
5
朱平阳,姚晓明,罗文文,盛仙俏,陈桂华.
茶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0):34-37.
被引量:11
6
杨智辉.
黄色诱虫板对茶果园主要害益虫的诱杀作用调查[J]
.现代农业科技,2017,0(15):91-93.
被引量:10
7
廖侦成,凌志,李丹,耿蓉,吴天翠,曹藩荣.
黄蓝色板对茶园昆虫的引诱力研究[J]
.广东茶业,2018,0(1):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卢丽斌.
休宁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探[J]
.基层农技推广,2021(1):45-47.
被引量:1
2
邢后银,李松,司徒久宏.
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及生物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90-190.
被引量:3
3
张艳冬,何忠全,刘映红,毛建辉,王红.
应用性诱复合板控制有机茶园黑刺粉虱效果初探[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905-1909.
被引量:6
4
余成龙.
山区春季茶园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62-62.
5
陈菲.
无公害茶树栽培技术要点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201-201.
被引量:11
6
杨晓.
刺桐姬小蜂在东莞市城区绿地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技术初探[J]
.广东园林,2011,33(4):61-64.
7
刘义平.
新垦幼龄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的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7-18.
被引量:31
8
程啟霞.
无公害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15-115.
被引量:1
9
王晓庆,郭萧,彭萍,盛忠雷,林强,胡翔.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243-2245.
被引量:28
10
程啟霞.
宁国市安吉白茶引进推广概况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3):132-133.
被引量:1
1
魏学萍.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4-165.
被引量:11
2
刘光明,刘宗甫.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
被引量:4
3
史良锁.
西北地区芝麻种植操作规程[J]
.种子科技,2016,34(12):38-38.
4
程世兴,刘河龙,胡佳贵.
东至县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方案[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46-147.
5
贝进标.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广西植保,2010,23(3):28-31.
被引量:2
6
李祖纯,段华罡.
开展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促进芒市茶产品质量安全[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2S):119-119.
7
惠东杰,徐国强.
关于发动机喷机油非常见原因的分析[J]
.实用机械技术,1989(2):41-42.
8
张新兵,唐常银.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97-98.
被引量:5
9
陈玉梅.
漳平市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
.现代园艺,2013,36(15):105-106.
被引量:1
10
赵力群,田真,哈兴芳.
早春果树主干涂黄油和水冲防治叶螨效果好[J]
.宁夏农林科技,1998(4):25-25.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