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视野下的中日近代对外认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清士大夫对外认知从蒙昧、沉迷开始发生迟缓的改变,对于处在历史大潮中的民族国家而言,意味着倒退和错失良机。近代日本在对世界(包括清帝国和西方)的认知上从一贯的忧患意识开始,迅速革新,进而崛起,最终走在亚洲的前列。正是在前近代中日两国建立起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外交体制,最终导致了两国在近代相差甚远的外交结果。
作者
邓海成
机构地区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3-115,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对外认知
礼仪
中日比较
晚清
分类号
F114.4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K313.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1
[3]林则徐集-公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1]丁风麟,王欣之.薛福成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
[6](清]王之春.清朝柔远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
田毅鹏.
19世纪中叶的中日近代世界秩序体认[J]
.日本学论坛,2005(1):9-16.
被引量:2
5
[8][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1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
[9][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
[10][日]藤原文亮.圣人与中日文化(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
关翠霞.
论近代日本之“脱亚人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3):30-33.
被引量:4
9
[12](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0
[14][日]高桥幸八郎.日本近现代史纲要[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罗志田.
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J]
.近代史研究,1995(3):1-23.
被引量:29
2
(日)永田广志著,陈应年等.日本哲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83.
共引文献
49
1
罗志田.
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J]
.历史研究,1996(6):77-94.
被引量:47
2
钱永生.
墨学集合核心论[J]
.史学月刊,2004(7):15-21.
3
雒有仓.
关于商末纣军倒戈事件的重新认识[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68-71.
4
刘婉华.
论儒学经权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的影响[J]
.齐鲁学刊,2004(5):32-36.
被引量:3
5
赵存生,宇文利.
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12-19.
被引量:1
6
罗志田.
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反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107-112.
被引量:26
7
罗志田.
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192-204.
被引量:41
8
黄文艺.
东亚区域主义法律话语之考察[J]
.法学,2005(1):21-26.
被引量:2
9
刘文勇.
比较的焦虑——近代以来中国的东西比较及其心态[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44-147.
被引量:1
10
朱松美.
焦循《孟子正义》的诠释风格[J]
.齐鲁学刊,2005(4):23-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陈双燕.
从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的转型——奕訢北京和谈新论[J]
.思想战线,2005,31(3):107-111.
被引量:2
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清·王之春靖朝柔远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六册)【Z】.北京:中华书局,1963.
6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7
奕祈又奏洋人现已退兵不致再有反覆片【A】.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69[Z].北京:中华书局,1979.
引证文献
1
1
邓海成.
从公使驻京看19世纪中叶清政府的对外认知[J]
.黑龙江史志,2013(16):59-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高亚西,霍维洮.
晚清“公使驻京”问题与中西关系的重塑——以“天朝”体制的通商观念为视域的考察[J]
.青海社会科学,2024(2):188-200.
1
邓海成.
从公使驻京看19世纪中叶清政府的对外认知[J]
.黑龙江史志,2013(16):59-60.
被引量:1
2
崔新京.
中日近代文化史上的胡适与福泽谕吉[J]
.日本研究,2000(2):87-90.
3
李宗远.
中日近代民族主义与抗日战争及其影响[J]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0(3):46-55.
4
李少军.
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1(4):261-301.
被引量:6
5
赵晓.
中日比较:难以置信的差距[J]
.企业家天地,2005(12):51-52.
6
朱立南.
从中日比较看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J]
.经济研究,1992,27(11):56-61.
7
吕福新.
“浙商”应对危机、创新发展--中日比较和借鉴[J]
.管理世界,2010,26(4):145-148.
被引量:2
8
朱立南.
从中日比较看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J]
.亚太经济,1993(1):47-51.
9
李新军.
论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地位的崛起[J]
.消费导刊,2008,0(15):202-202.
10
斯砚.
一部充满中日文化底蕴的专著——评《中日比较风趣民俗学》[J]
.日本学刊,1997(1):133-136.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