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壤轮耕──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建国以来江苏土壤耕作技术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轮耕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轮耕是江苏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作者
刘世平
陆建飞
庄恒扬
沈新平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6,共4页
Soil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704008
关键词
土壤耕作
持续农业
轮耕
江苏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16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2
参考文献
8
1
杨向杰.
加强土地管理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J]
.土壤,1996,28(6):281-284.
被引量:1
2
刘世平,庄恒扬,沈新平,陈后庆,宋家祥,陆建飞,黄丽芬.
苏北轮作轮耕轮培优化模式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17(4):31-37.
被引量:20
3
赵其国.
从现代土壤学看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问题[J]
.土壤,1996,28(4):169-175.
被引量:12
4
张洪程,戴其根,钟明喜,霍中洋,薛元龙.
稻田套播麦高产高效轻型栽培技术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4):19-23.
被引量:20
5
陈后庆,沈新平,刘世平.
麦套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4):30-33.
被引量:5
6
黄细喜,刘世平,陈后庆,邵达三.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3,30(1):9-18.
被引量:22
7
董百舒,王振忠,许学前,吴敬民.
江苏稻麦两熟田稻季的合理耕作及轮耕制[J]
.耕作与栽培,1992,12(3):6-10.
被引量:2
8
赵誠斋.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物理特性与少免耕法的关系[J]
.土壤学报,1989,26(2):101-10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黄细喜,刘世平,陈后庆,邵达三.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3,30(1):9-18.
被引量:22
2
黄细喜,刘世平.
不同耕法对土壤紧实度和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1989,5(1):61-66.
被引量:17
3
刘贵波,杨宗利.
多样化农田景观的生态功能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4):49-56.
被引量:5
4
赵誠斋.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物理特性与少免耕法的关系[J]
.土壤学报,1989,26(2):101-108.
被引量:10
5
沈新平,陈后庆,刘世平,庄恒扬,张德明,王汝利,韩月澎.
水稻对土壤容重的生态性适应[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17(2):13-16.
被引量:11
6
赵其国.
现代土壤学与农业持续发展[J]
.土壤学报,1996,33(1):1-12.
被引量:93
7
赵诚斋,土壤,1984年,16卷,2期,58页
8
赵诚斋,水产学报,1983年,20卷,2期,140页
9
赵诚斋,水产学报,1981年,19卷,3期,223页
10
赵诚斋,水产学报,1979年,16卷,3期,265页
共引文献
79
1
朱新开,郭凯泉,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59-63.
被引量:16
2
ZHANG Li-feng, BIAN Xiu-ju and LIU Yu-hua(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onding 071001 ).
Studies on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rops Rotation Effects in Plateau of Northern Hebei Province[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1):76-80.
3
朱新开,郭凯泉,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郭文善.
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产量及花后旗叶衰老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00-904.
被引量:12
4
黄细喜,刘世平,陈后庆,邵达三.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3,30(1):9-18.
被引量:22
5
朱红霞,姚贤良.
有机物料在稻作制中的物理作用[J]
.土壤学报,1993,30(2):137-145.
被引量:12
6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阮慧芳.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93-396.
被引量:103
7
刘世平,沈新平,黄细喜.
长期少免耕土壤供肥特征与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5,16(2):77-80.
被引量:26
8
刘世平,沈新平,黄细喜.
长期少免耕土壤供肥特征与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6,27(3):133-135.
被引量:25
9
樊宝洪,王宝银,曹家康,朱正权,倪加宏,张永忠,徐永良,周庭荣,万高龙.
麦套稻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1):10-13.
被引量:4
10
张军,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稻麦套种对小麦花后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09-11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63
1
周峰,檀满枝,陈杰,李桂林.
苏州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分析[J]
.土壤,2007,39(5):837-839.
被引量:3
2
高旺盛.
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02-2708.
被引量:117
3
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试验示范总结[J]
.作物研究,2004,18(3):175-176.
被引量:24
4
张亚丽,张兴昌,邵明安,李世清.
秸秆覆盖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85-88.
被引量:65
5
贾树龙,孟春香,任图生,杨云马.
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情报,2004,8(4):37-42.
被引量:52
6
龚静,王翔,黄安芬,沈茜.
马铃薯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对比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77-77.
被引量:6
7
颜维根,刘裕岭.
马铃薯免耕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5(1):71-71.
被引量:3
8
陈蓓,张仁陟.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634-638.
被引量:73
9
黄细喜,刘世平,陈后庆,邵达三.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3,30(1):9-18.
被引量:22
10
付国占,李潮海,王俊忠,王振林,曹鸿鸣,焦念元,陈明灿.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52-56.
被引量:134
引证文献
8
1
胡立峰,李琳,陈阜,高瑞波.
麦/玉两熟区农作模式分析及轮耕模式探讨[J]
.土壤,2007,39(2):243-246.
被引量:8
2
唐海明,孙国峰,肖小平,汤文光,陈阜,张海林,杨光立.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1,20(3):420-424.
被引量:18
3
王玉玲,李军,柏炜霞.
轮耕体系对黄土台塬麦玉轮作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107-116.
被引量:35
4
王玉玲,李军.
黄土旱塬区平衡施肥下不同土壤耕作模式的蓄水纳墒及作物增产增收效应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1):151-163.
被引量:18
5
侯贤清,李荣,贾志宽,韩清芳.
不同农作区土壤轮耕模式与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6,36(5):1215-1223.
被引量:19
6
贺建华,王平,陈娟,王国宇.
不同轮耕方式对旱作区土壤容重、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8,49(2):415-422.
被引量:11
7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5):59-67.
被引量:13
8
龙潜,董士刚,朱长伟,刘芳,姜桂英,申凤敏,刘世亮.
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下潮土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4):167-17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
舒晓晓,王璐瑶,王欢元.
施肥与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11):38-43.
被引量:2
2
王学春,李军,任晶晶.
长武旱塬不同麦玉轮作系统产量效应模拟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3):71-78.
被引量:2
3
李娟,李军,尚金霞,贾志宽.
轮耕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7):867-873.
被引量:39
4
张忠启,李保杰,于法展,吴金龙.
基于地统计学的苏北县域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43-12844.
被引量:2
5
张忠启,于法展,李保杰.
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66-68.
被引量:5
6
李荣,侯贤清,贾志宽,韩清芳.
北方旱作区土壤轮耕技术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15,24(3):1-7.
被引量:19
7
王玉玲,李军,柏炜霞.
轮耕体系对黄土台塬麦玉轮作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107-116.
被引量:35
8
吕薇,李军,岳志芳,陈宁宁,王淑兰.
轮耕对渭北旱塬麦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186-3200.
被引量:30
9
李娟,王丽,李军,尚金霞.
轮耕对渭北旱塬玉米连作系统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6):110-118.
被引量:19
10
王群,王建,张学林,赵亚丽,李潮海.
不同耕作模式下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4):429-437.
被引量:15
1
于芳祥,徐红军,陆文辉,韩新年,张吉贞.
新疆春小麦品种与栽培技术演变及发展对策[J]
.新疆农垦科技,1999(4):29-30.
2
李纯燕,杨恒山,刘晶,李莹莹.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与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3):226-229.
被引量:13
3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技术演变[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108-110.
被引量:3
4
董佑福,陈传强.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9(5):40-42.
被引量:5
5
段洪文.
宣威市玉米科技抗旱种植技术演变的启示[J]
.云南农业,2014(1):69-69.
6
王福亮.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与耕作栽培技术演变[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163-166.
被引量:14
7
申惠明,宋欣华,邹喜忠,李宝山,杨旭东.
鸡东县玉米生产现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171-173.
8
刘华招.
寒地稻区育苗技术演变与未来发展的思考[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128-130.
被引量:2
9
王兴盛.
宁夏水稻[J]
.北方水稻,2007,37(1):19-22.
被引量:51
10
任丽青.
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与耕作栽培技术演变[J]
.农技服务,2015,32(11):46-46.
土壤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